(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我们真诚希望台湾同胞与大陆一起,共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l)材料一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地点是哪里?(写出字母代码)这场战争失败后,直接引发的中国近代化探索的事件是什么?由此判断中国近代化的主要推动力是什么?(3分)
(2)近代历史上日本是对中国危害最大的国家之一,2014年12月13日中国政府在南京举行第一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设立国家公祭日的意义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举出近代历史上“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的两个典型史实及结果。
先进的、进步的思想文化,有利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对社会进步、人类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请回答:(7分)
材料一: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秦朝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材料三: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位市民妇女的温柔典雅,它精妙的传达了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的核心主张。
材料四:17—18世纪,崇尚理性的西欧资产阶级不再满足于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进行反对封建的神学。他们需要更强大的思想武器来摧毁封建制度,于是出现了一场新的思想文化运动。其代表人物伏尔泰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把教士比作“文明恶棍”。
结合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一次致命的打击”是指哪一事件?(1分)
(2)材料二中的“两位先生”为了实现其主张在民国初年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1分)
(3)材料三中,在西方社会的近代化历程中,哪一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作了思想上的准备?这场思想文化运动的实质是什么?(2分)
(4)写出材料四中所提到的思想文化运动的核心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伏尔泰的思想主张(2分)
(5)依据相关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思想解放运动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1分)
(9分)中日两国是近邻,近代日本崛起之路值得中国思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有人形象地说:19世纪中期的日本和中国有着同样的命运,都长了瘤。而两国都想医治,中国是中医慢慢调理,而与此同时,1868年,日本开始用西医动刀除瘤。
根据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的入侵者分别是哪个国家?使两国面临着怎样相同危机?(3分)
(2)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古代日本曾以中国哪个时期为师进行学习并进行了什么改革? (2分)
(3) 材料二中的“日本开始用西医动刀除瘤”指的是什么?日本”除瘤”后与中国发生了什么事件?之后中国反师为学,倡导了一场了怎样的救国探索运动?(3分)
(4)中日两国由“同是天涯沦落人”到“相逢已是不相识”的历史,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思考日本的崛起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1分)
(7分)在一个国家崛起或复兴之路上,总有一些关键的历史事件,一次次把世界各国推到十字路口。如何把握方向找准出路,实现国家的崛起或复兴,历史上有过很多成功的范例,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借鉴。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历史拐点
材料一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时说:“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因此,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已的坚定信念,即我们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1)当时令这个国家感到恐惧的事件是什么?(1分)
材料二 1946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仅为13.2亿美元,钢产量56万吨,都只相当于战前的1/10……
(2)导致材料二中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治国策略
材料三 1933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如果你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将要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天。”
(3)材料三中“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有什么特点?(1分)
材料四 1984年日本文部大臣在北京大学演讲时说:“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大力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
这反映了日本政府在发展经济中特别重视什么?(1分)
华丽转身
材料五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时写道:“其实他的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
(5)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1分)
材料六如图
(6)根据上图你能得到什么信息?(1分)
[成功启示]
(7)美国、日本在 “历史拐点”上的“华丽转身”给我们什么启示?(1分)
(7分) 中国的近现代历史是一部追梦三部曲,救国之梦一建国之梦—强国之梦。是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三位伟人引领了中国100多年的革命与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救国之梦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泱泱文明古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中国人民在抗争,仁人志士在求索。黑暗中,产生了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是孙中山。
(1)孙中山的“救国之梦”指导思想是什么?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 (2分)
建国之梦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
(2)结合材料指出毛泽东为实现“建国之梦”探索出的“中国式”的革命道路是什么?该道路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分)
强国之梦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
(3)邓小平理论是在哪次会议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1分)能够体现邓小平创新思想的做法有哪些? (至少两条,2分)
(7分)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国文化,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各
自的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及至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过秦论》
(1)根据材料一,总结秦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
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2)材料二中的“魏主”是谁?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改革措施?材料二的措施产生了什么积极
作用?(3分)
材料三如图为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文成公主庙中的公主坐像。
(3)下列有关文成公主的表述正确的是( )。(1分)
①文成公主入藏带去许多物品、生产技术和书籍②文成公主是出生于玉树
的藏族姑娘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④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材料四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相通婚,逐渐融合。 ——《中国通史》
(4)材料四反映的民族融合的情况出现于元朝,这一时期形成的新的民族是哪一个?(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