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观点的是 ( )
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
B.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历史遗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果你想去参观中共一大的会址,应该选择的地点是
A.广州 | B.南京 |
C.北京 | D.上海 |
下列关于1903年我国一普通家庭四兄弟生活情况的描述,不符合实际的是
A.老大在日本人开设的工厂里上班 |
B.老二在台湾参加反对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 |
C.老三因参加义和团被杀害 |
D.老四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套房子 |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编写的知识结构示意图。他学习的主题是
A.侵略与抗争 |
B.近代化探索 |
C.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
D.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
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戊戌变法 | B.新文化运动 |
C.辛亥革命 | D.五四运动 |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一生屡遭挫折,但从未放弃理想即建立一个基于社会正义的民主社会;他一生策略多变,但目标坚定不移即实现中国的统一和富强,以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他为拯救和改造中国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的统一的革命组织是
A.兴中会 | B.中国同盟会 |
C.强学会 | D.中国国民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