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学者杜亚泉指出,甲午以后国论一变,啧喷言政法者日众。……且吾更有说焉,设使吾国之士,皆热心于政治之为,在下则疾声狂呼,赤手无所展布,终老而成一不生产之人物;在朝则冲突竞争,至不可终日,果如是,亦毋宁降格以求,潜心实际,熟习技能,各服高等之职业,犹为不败之基础也。他认为( )
A.政治变革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
B.发展经济重于革新政治 |
C.政治改良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
D.普及职业教育是救国之本 |
马克思认为:16~17世纪,欧洲出现了使西欧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性因素迅速发展的现象。这里说的“革命性因素”应该包括①圈地运动②资本原始积累③工业革命④意识形态领域的变革()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④ |
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市中心大广场,于1998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广场边上有著名的“白天鹅之家”餐厅,餐厅门上面有块铜牌,用法语、荷兰语、英语和德语写着:“卡尔.马克思自1845年2月至1848年3月生活在布鲁塞尔”。马克思在此居住期间最有可能完成的任务是()
A.发表了《国家与革命》 | B.发表《共产党宣言》 |
C.发表了《法兰西内战》 | D.发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
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这里“三个最先进”的国家是指()
A.英法美 | B.英美德 | C.法美德 | D.英法德 |
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系统地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是在()
A.《德意志意识形态》 | B.《资本论》 |
C.《共产党宣言》 | D.《莱茵报社论》 |
《圣雄甘地》一书中写道:“为了追求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实现印度的解放事业,甘地拖着一双布满伤痕的脚走遍印度各地遥远的偏僻地区,访问成千上万个……村庄,生活在肮脏不堪的麻风病人和穷不堪言的贫民窟中间……身陷阴森可怖的监牢中。”下列各项中属于甘地的经历的有()
①冒着生命危险调解教派争端 ②深入社会,唤醒民众
③创建武装革命根据地④为了民族解放多次被捕入狱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