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何贵乎元而言之?元者,始也,言本正也。道,王道也。王者,人之始也。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王不正,则上变天,贼气并见。”材料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
A.君权神授 | B.致良知 | C.心外无物 | D.天人感应 |
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 )。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
1847年,英国商人的一个组织的报告书中写道:“中国人所织的白而结实的布比我们的货物贵得多。我在上海发现,由于我们的布代替了他们的布,他们的织布业已迅速下降了。”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
A.洋布物美价廉,竞争力强 |
B.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C.土布做工粗糙,价格昂贵 |
D.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 |
对下图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第①段进行殖民扩张的是西班牙、葡萄牙 |
B.第②段加紧殖民扩张的是荷兰、英国、美国等国 |
C.第③段成为最大殖民帝国的是英国 |
D.第④段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把殖民扩张推向顶峰 |
1882年,德国的人口调查中,还没有电力工业工人一栏,可是,1895年,电力工业工人就有25 000人,到1906~1907年,则达107 000人。这主要说明( )。
A.德国人口调查渐趋细化和准确 |
B.德国就业率不断提高 |
C.电力工业是德国日益重要的新兴产业 |
D.世界各国进入了“电气时代” |
下图是早期汽车发明人与家人在旅行,以下对这幅图的评述中,正确的是( )。
A.电力工业由此逐步兴起 |
B.交通工具的革命由此开始 |
C.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
D.出现了新的工业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