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加强了无产阶级政权对经济的管理 |
B.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
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
D.采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
苏联《消息报》和《真理报》在杜鲁门主义发表后的第三天和第四天,就分别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这是因为杜鲁门主义()
A.表明了美国公开与苏联对抗,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
B.表明了美国要发动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 |
C.实质是马歇尔计划 |
D.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当今的国际重大组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图中的国际组织依据我国恢复或加入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C.②①③④ | D.②①④③ |
从《告台湾同胞书》到邓小平的多次谈话,“一国两制”伟大构想逐步形成。其基本内容就是( )
A.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
B.大陆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港、澳、台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
C.大陆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港、澳、台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
D.大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港、澳、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
村民选举是我国农村自治的基础环节。近年来,每次村委会换届的参选率都在90%以上;一大批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的人走上了村委会的领导岗位。这表明村民选举()
A.开辟了直接选拔管理人员的有效途径 |
B.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 |
C.使农民拥有了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
D.使农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
1949年7月,中共中央指示:“凡三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在解放两个月至迟三个月后,即应召开各界代表会议,以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方法之一。” 这一指示()
A.为解放全国进行战前总动员 |
B.执行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 |
C.有利于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 |
D.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