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对某历史事件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基,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这一现象( )
A.使鸦片战争失去人民支持 |
B.使太平天国运动形势逐渐发生变化 |
C.使义和团运动遭到八国联军的镇压 |
D.使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分崩离析 |
据朱成虎、赵子聿等著的《当代美国军事》,该图是1950年到1980年美国军费开支变化。导致a、b两阶段军费急剧下降的共同原因是:
A.美国实行战略收缩政策 |
B.美苏争霸转向空间领域 |
C.美国结束一些侵略战争 |
D.美苏冷战局势日益缓和 |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欧盟与它的主要区别在于
A.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 |
B.都推动了区域内政治、经济间的交流合作 |
C.加强了区域内经济合作 |
D.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
1993年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表现不包括
A.海峡两岸正式实现三通 | B.建立了两岸交流的正常化渠道 |
C.确认两岸经济应加强交流互补互利 | D.确立加强两岸科教文化交流的原则 |
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中国在国际社会长期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A.在亚非会议倡导“求同存异”方针 |
B.担任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
C.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
D.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 |
丘吉尔曾说:“未能通过一种或另一种手段将当初已屈服了的俄国引入全面的民主制度之中——这一失败如今成为我们的沉重负担。”对“这一失败”的准确理解是
A.《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 B.苏联“二五”计划后工业超过英国 |
C.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 D.美苏争霸导致世界长期动荡不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