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由技术驱动的唱片工业的发展,并没有改变以前那种纯粹的“民族”音乐。相反,正是音乐的种种特殊品质——一种不受国家边界束缚的文化形式、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中任意流动、社会身份与个体身份最为强烈的情感经验来源——是唱片工业起步时不必按照国家的边界进行组织和管理。对这段文字的含义表述最合适的是( )
| A.音乐具有超越国界的特质 |
| B.唱片工业是音乐全球化的本质 |
| C.国家边界在文化交流中不再存在 |
| D.全球化中的音乐保持了民族特色 |
“日本作战计划,系图强渡黄河,破退华军。此项计划,于今已告失败。中国方面为保卫大徐州所做的苦斗,显系此次中日战争中最大之会战。其结果,华方已获胜利,……(日军)今兹遭逢惨败,应无颜再向国内民众如此矜夸。”(纽约《先锋论坛报》)该材料评述的是
| A.喜峰口战役 | B.枣宜会战 |
| C.平型关战役 | D.台儿庄战役 |
有学者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大的战斗有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材料可以说明
| A.相持阶段,国民党积极抗战 | B.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 |
| 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该填写
|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
|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
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 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 |
| 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 | 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 |
有学者认为:“从1901年到1937年新征服者来临之前的这段时间,是一个外国人享有特权和特殊自由的时代,他们可以毫无阻碍地深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规定
| A.所有安分传教之人,均当一体矜恤保护,不可欺侮 |
| B.允准与众友国钦差前往京师,到彼居住,或久或暂 |
| C.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独由使馆管理 |
| D.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清国必须立时弹压惩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