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对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史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相关问题。
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
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治家之宽猛,亦犹国焉。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爰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植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
仁者,不杀之禁也;义者,不盗之禁也;礼者,不邪之禁也;智者,不酒之禁也;信者,不妄之禁也。……士大夫之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
——节选自《颜氏家训》
请通过对上述材料的筛选,结合所学知识,阐释《颜氏家训》的史料价值。(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请认真研读所提供的材料,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12-13世纪,法国南部有阿尔比派;14世纪,英国有威克里夫派和以约翰·保尔为首的"罗拉德派";15世纪前半叶,捷克有胡司派,以及又衍生出市民圣怀派、农民的塔波尔派等,都是反抗正统教会的产物。恩格斯曾说过,在基督教传播的范围内,……也只有在资产阶级以往的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即从1 3世纪起到1 7世纪,常有这种宗教色彩;而且这种色彩……要用以往的整个中世纪的历史来解释,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材料二:教皇的特使在报告说:“十分之九的德国人高喊:‘路德’;剩下的十分之一少数高喊:‘罗马教廷该死! ”
——斯大林《宗教改革和伟大农民战争时期的德国》
材料三 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材料四:加尔文主张“信仰得救”。他认为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善行;而且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预先的安排,上帝事先早已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选民发财致富,万事顺利,死后进入天堂,弃民则相反。
材料五:“在路德遭到失败的地方,加尔文却获得了胜利。……加尔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的大胆的分子的要求。……加尔文教却在荷兰创立了共和国。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资产阶级在“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采取何种形式? 为什么?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加尔文宗教改革主张与马丁路德改革主张的异同?
(4)结合所学知识,并综合以上五则材料,指出欧洲宗教改革的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中共十七大报告
材料二 1998-2002年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 2007年,我国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住房、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六大民生领域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其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物价因素之后,城镇居民实际增长约13%,超过GDP增长速度;农民增长约8%。
—国家统计局网站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历史性变化”的伟大起点指的是什么?做出了哪些重大决策?
(2)依据材料一、二、三概述“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哪些变化?
(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突破旧的经济体制建立新的经济体制方面进行了哪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探索。
(4)综合以上材料分析改革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科学开始对工业没有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作出。相反,它们多半是由响应非凡的经济刺激的、有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作坊。
——《全球通史》
材料三在美国,产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大企业,1904年约1900个,占企业总数的0.9%,而它们拥有的工人占工人总数的25.6%,它们的产值占总产值的38%。在德国,雇佣50个工人以上的大企业,在1907年占企业总数的0.9%,而它们拥有的工人占工人总数的39.4%,占有的蒸汽马力和电力分别高达75.3%和77.2%。
材料四工业革命的飞速发展是以迅速消灭森林为代价的。图中几位伐木工人正骄傲地炫耀即将被他们伐倒的巨树,这种场面在20世纪初仍被认为是人类的杰作。
《12英尺的战利品》
——以上文字与图片均引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二,归纳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
(2)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现象?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四分析工业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观察下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图中A、B、C、D反映了近代以来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基本发展脉络。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鸦片战争后我国出现了什么新的经济现象?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结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B点、D点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民族企业与明朝“机房”相比,两者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4)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列举两件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重要事件。
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隆重开幕,这是1896年第一届近代夏季奥林匹克会举办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期待,也是世界人民的殷切希望。届时,北京将给世界一个奇迹。
材料一历史上近代夏季奥林匹克4年举办一次,至今,共举办了25届,第六,十二,十三届因故并未举行。
-----摘自 新浪网
材料二 1932年(一说1931年)国际奥委会将会址选在柏林,1933年以阿道夫·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夺取了德国政权,德国政局发生了严重变化。鉴于当时的德国政治形势,1934年国际奥委会讨论了是否仍在柏林举行奥运会的问题,并专门成立了一个调查委员会,前往德国实地调查。 国际奥委会因受希特勒宣传和表面现象的蒙骗,他们印了成吨宣传德国"繁荣与昌盛"的材料,耗费了巨额资金,用花岗石、大理石等兴建了一座能容10万人的大型运动场,一个有两万座位的游泳池,以及体操馆、 篮球场等,还修建了一个比洛杉矶奥运会更豪华的奥运村……再加上当时欧洲推行绥靖政策的影响,最后仍维持了原议,在柏林举行第十一届奥运会。
-----摘自 信息产业网
材料三 1936年6月,一些国家在巴黎召开了捍卫奥林匹克理想大会,反对在希特勒统治的德国举行第11届奥运会,号召各国运动员去巴塞罗那参加人民奥林匹克运动会。后因西班牙法西斯分子破坏,巴塞罗那大会未能举行。
-----摘自 网易
材料四柏林奥运会是纳粹一手炮制的奥运会。它违反了奥林匹克精神,为德国法西斯粉饰和平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大会过去三年多一点的1939年9月,德国法西斯即发动了侵略战争,给包括德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1954年庆祝奥林匹克运动60周年时,国际奥委会不得不为自己的错误进行检查,并在第44号公报中认为,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喧嚣气氛笼罩了本届奥运会,产生了可悲的后果。-----摘自 信息产业网
材料五从2008年3月份开始,第29届奥运圣火的传递正在有序地进行。圣火的传递点燃我们心中关于奥林匹克的激情,让全世界人民都能共享奥林匹克友谊、和平、和谐的梦想和愿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六届、十二届、十三届奥运会没有实际举办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回答国际奥委会经过调查之后,为什么仍然将十一届奥运会放在柏林举行?
(3)根据材料四,回答为什么说将第11届奥运会放在柏林是个错误的决定?
(4)根据材料五,简述北京奥运圣火接力的主题,并说说该主题所体现的传统文化的思想。(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