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根据上下文,在材料的空格处补写恰当的内容。要求:语音连贯,表达简明,每处不超过12个字。
文学形象如同绘画形象,一样是心中的形象,一样全凭虚构,一样先要用心来看。写人、写物、写环境,必须看得逼真,直至看到细节,方能落笔。 ① ,绘画是片断静止的文学。文学用文字作画,所有的文字都是色彩; ② ,所有的线条色彩都是语言。画非画,文非文,画亦文,文亦画。我画,不过再现一句诗,一阕词,一段散文而已;站在画面上的千姿百态的树,全是感动过我的不同境遇中的人物,或者全是我自己;淌过纸表的流水,不论舒缓、激荡,还是迷茫虚渺,更是我一时真切的情绪,这与写作时的心又有何异?
图中的两条曲线均略呈现U型,好似微笑的嘴型,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微笑曲线”。仔细观察这幅图,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微笑曲线”反映的经济现象,不超过70个字。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简讯,不超过20个字。
据新华社伦敦4月8日电(记者张家伟)在两年的停机维护和升级后,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已于4月5日正式重启,进入第二阶段运行。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是目前全球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可在微观尺度上模拟宇宙大爆炸后的宇宙初期形态,帮助科学家研究宇宙起源并寻找新粒子。参与这一项目的英国科学家说,在对撞机第二阶段运行中,所得结果也许会揭示宇宙中可能存在的高维空间。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后面各题。
|
|
|
梁实秋在他的《清华八年》一文中,曾有过这样的描述:园里谈不到什么景致,不过非常整洁,绿草如荫,校舍十分甲 (俭朴/简朴),但是。工字厅后面是荷花池,池畔松柏参天,厅后匾额上的“水木清华”四字确是当之无愧。又有长联一副,颇为精彩: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我在这个地方不知乙 (消磨/消耗)了多少黄昏。西园榛莽未除,一片芦蒿,登高西望,圆明园的断垣残石历历可见,俯仰苍茫,别饶野趣。___________这一带景色宜人,是同学们常来读书游憩而的去处……
|
清华园中的荷花池,后因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荷塘月色》,更是,招致的钦羡使人丙 (难免/不免)心生神往,希冀也能漫步在这荷花池畔,
沐朝霞,送夕阳,书声与清风相应和,度过一段终生都值得回味的读书时光。A.绿草如荫 | B.槛(jiàn)外山光 | C.芦蒿 | D.应和(hé) |
依次填入甲、乙、丙三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俭朴消磨 难免 | B.俭朴消耗 不免 |
C.简朴消磨 不免 | D.简朴消耗 难免 |
文中加框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尘不染 | B.流连忘返 | C.如雷贯耳 | D.莘莘学子 |
在文中第一段末句的横线上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土山的背后,缓缓流动着一条小河,
②荷花池北岸上,可遥见一排高低起伏的土山,
③两岸微风拂柳,又是一方胜境。
④山上松柏茂盛,树下花草丛生,别有一番风致。
A.④①③② | B.②①③④ | C.④②①③ | D.②④①③ |
文中“工字厅”的长联因情景交融而颇有韵味。下面的对联与之意境最接近一项是()
A.天边将满一轮月世上还钟百岁人 |
B.山川佳色澄悬镜松竹清阴静读书 |
C.贵客登堂谈真道高朋满座叙福音 |
D.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 |
根据下面微信的内容,请你为社区宣传栏拟写一则活动报名须知。要求:语言得体,内容完整,字数不超过80字。
小雨滴:亲!广州西塔IFC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小蛮腰对面的那座高楼啊,举办摩天大厦爬楼梯大赛。哇赛,高432米啊!晕!
文公主:这么时尚的运动大赛,广州早就应该有了!时间?时间?
小雨滴:今年11月3日开爬。你想爬的话,就要在10月11日前报名。冠军有5万大元!
小武夫:小靓我,身体单薄,怕爬不上去啊!哭︿
小雨滴:想参赛要参加体能测试的,合格才能报名。竞赛组要攀2652级台阶,103层楼!身体弱的,就参加休闲组了,挑战62层楼算了。
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根据其中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空缺的内容(不得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1)您希望开设礼仪教育的课程吗?(单项选择) |
(2)您认为礼仪教育的承担者应该是 (多项选择) |
||||
学生 |
市民 |
学生 |
市民 |
||
A.非常希望 |
19.08% |
11.90% |
A.家庭 |
20.23% |
22.62% |
B.希望 |
68.79% |
59.52% |
B.学校 |
9.83% |
15.48% |
C.不希望 |
5.20% |
5.95% |
C.社会 |
8.67% |
13.10% |
D.无所谓 |
6.94% |
22.62% |
D.以上都是 |
65.32% |
58.33% |
调查显示,学生与市民对礼仪教育的认识有诸多相同之处。在是否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的问题上,学生与市民中①。在礼仪教育承担者的问题上,学生与市民中②;同时也都认为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家庭是最重要的礼仪教育承担者,然后依次为学校和社会。但学生与市民的认识也存在差异,例如对礼仪教育的需求,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