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模拟实验(Miller’s simulAteD experiment)是1953年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生米勒(S.L.Miller)在其导师尤利(H.C.Urey)指导下完成,如图所示填出空缺位置的内容。
米勒的实验
将水注入左下方的500毫升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CH4.NH3和H2的混合气体(模拟 )。再将500毫升烧瓶内的水煮沸(模拟 ),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 为其提供 )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内(图中以黑色表示)。
由此实验可以证明:由 合成 是完全有可能的
下图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代表,②代表。
(2)②③④处含氧量最丰富的是。
(3)③代表的血管是,内流血。④代表的血管是,内流血。
(4)①中氧气的浓度始终于空气中氧气的浓度。
(5)①内的氧气进入②内,至少经过层细胞。
在你生命的每一秒钟,心脏都让你的血液不停地循环流动。请据下图回答问题。
(1)心脏位于,主要由组织构成。
(2)心脏的四个腔中,心壁最厚的是,它能将血液泵向全身。
(3)在心房和心室之间有瓣膜,它能保证血液在心脏中的流向是()
A.左心房→左心室 | B.左心室→左心房 |
C.左心房→右心房 | D.左心房→右心室 |
(4)和心室相连的血管是,和心房相连的血管是
(每空2分,共6分)
在动物界中,有些动物为了完成某种行为,不惜冒险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试就下面三个实例,分析说明这三种行为各有什么意义。
例1:大雁在迁徙途中休息时,总有一两只“孤雁”(一般体弱或患病)做“站岗放哨”的工作,当有敌害来临时,这些“放哨”者,总是发出警报,或大叫或狂奔或扑翅起飞,使雁群尽快作出御敌准备或逃生,而自己却暴露了目标,易为敌害所捕食。
例2:挪威海滨生活着一种挪威旅鼠,当鼠群密度过高而环境中食物有限时,有些旅鼠就成群结队地步入海中淹死,完成集体自杀的“壮举”。
例3:有些螳螂头部有一种抑制交配的物质,雄螳螂找到配偶雌螳螂后,其头部往往被雌螳螂吃掉,失去头部的雄螳螂能顺利完成交尾行为,交尾后就逐渐死去。
(1)例1中,孤雁的行为属于行为,由“孤雁”冒险“放哨”对雁群有什么意义?。
(2)例2 中部分挪威旅鼠“集体自杀”的意义是什么?。
(3)例3 中,雄螳螂为交尾而牺牲的意义是什么?。
(每空2分,共6分)
家燕是我们熟悉的一种侯鸟,每年春天从遥远的南方飞来,在房梁上或屋檐下筑巢、繁育后代;秋天又迁飞南下,到温暖的南方过冬。请就了解的家燕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家燕的飞行速度很快,每秒高达数十米、从外形看,它适于飞翔的特点是。
(2)家燕在长距离的迁飞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充足的氧气供应主要是靠来保证。
(3)家燕有惊人的捕虫能力,是人类的好朋友,请你提出2~3条保护它的建议或措施:
a.;
b.;
c.。
(每空2分,共14分)
在一片水稻田的生态系统中,昆虫以水稻为食,青蛙以昆虫为食。三者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图中各长方形的长度分别表示上述三种生物的数量,长方形越长,表示该生物的数量越多。请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各字母所表示的生物:A;B;C。
(2)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消费者是。
(3)如果大量捕食青蛙,该生态系统中数量会明显增加的生物是,明显减少的生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