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北半球局部地区海陆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造成①~⑥地区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 B.大气环流 |
C.下垫面 | D.人类活动 |
图中各地气候的形成与信风带有密切关系的是
A.③⑥ | B.②④ | C.①⑤ | D.②③ |
该表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的资料。据表中信息结合相关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面积(万平方千米) |
39.4 |
人口(万人) |
4192 |
国境线长(千米) |
4060 |
平均海拔(米) |
2000 |
年均温(℃) |
13-20 |
年降水量(毫米) |
1000-1500 |
土地利用构成(%) |
耕地(12.8);林地(67.6);草地(18.7) |
2003年主要的招商引资领域 |
能源、生物医药、交通、旅游、化工、花卉 |
该省区的简称是()
A.黑 | B.桂 | C.滇 | D.琼 |
该省区的优势能源是()
A.生物能 | B.水能 | C.石油、天然气 | D.煤炭 |
该省内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地震、滑坡、泥石流 | B.台风 | C.干旱 | D.暴雨、洪涝 |
在第二届亚洲葡萄酒质量评比大赛中。宁夏有两种葡萄酒喜获金奖。据此并结合该图,回答问题。图中A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
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
C.西侧的高山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 |
D.冲积平原,黑土肥沃 |
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的侵蚀微弱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 |
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 |
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 |
D.人类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
图示区域内甘肃、宁夏在黄河附近形成一条“工业长廊”,据信息判断该工业地带属于()
A.以棉毛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
B.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
C.以石油、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地域 |
D.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电为主的工业地域 |
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其中:风蚀荒漠化187.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17.3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下图所示的9个省区,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回答问题。 有关我国荒漠化的现状,正确的是()
A.荒漠化最严重的是风蚀荒漠化占荒漠土地的 99% |
B.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省区 |
C.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省(区)年降水量都在 400mm以下 |
D.长江以南的省(市、区)没有荒漠化土地 |
冻融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A.甘肃、河北 | B.新疆、内蒙古 | C.陕西、宁夏 | D.青海、西藏 |
该图为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
A.甲—商业区乙—工业区丙—住宅区 |
B.甲—住宅区乙—工业区丙—商业区 |
C.甲—商业区乙—住宅区丙—工业区 |
D.甲—工业区乙—商业区丙—住宅区 |
关于该城市规划及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适宜规划建设高级住宅区——地价较低 |
B.②处适宜规划建设化工厂——交通便利 |
C.③处适宜规划建设绿化带——减少污染 |
D.④处适宜规化建没食品加工厂——靠近水源 |
该图为联合国统计的“中国人口增长率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读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劳动人口增长与人口增长呈正相关 |
B.我国人口数量的最高峰与劳动力数量的最高峰出现的年份大致相同 |
C.在2020年前后我国劳动力人口数量达到最高峰 |
D.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增长率的变化主要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
人口的变化会对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现阶段,我国劳动人口增长率的下降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
B.从长期来看,劳动人口增长率的下降将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 |
C.我国在现阶段就应该取消计划生育政策以提高劳动人口增长率 |
D.目前,由于人口增长率的持续下降,我国劳动力已经实现充分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