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巩乃斯的马》片段,完成后面习题。
有一次我在新疆巩乃斯草原,碰上夏日迅疾猛烈的暴雨。那雨来势之快,可以使悠然在晴空盘旋的孤鹰来不及躲避而被击落;雨脚之猛,竟能把牧草覆盖的原野瞬间打得烟尘滚滚。就在那场暴雨的冲击下,我见到了最壮阔的马群奔跑的场面。
仿佛分散在所有山谷里的马都被赶到这儿来了。好家伙,被暴雨的长鞭抽打着,被低沉的怒雷恐吓着,被刺进大地倏忽消逝的闪电激奋着,马,这不安分的生灵从无数谷口、山坡涌出来,山洪奔泻似的在这原野上汇集了。小群汇成大群,大群在运行中扩展,争先恐后,前呼后应,披头散发,淋漓尽致!有的疯狂地向前奔驰,像一队尖兵,要去踏住那闪电;有的来回奔跑,俨然临危不惧、收拾残局的大将;小马跟着母马认真而紧张地跑,不再顽皮、撒欢,一下子变得老练了许多。牧人在不可收拾的潮水中被裹挟,大喊大叫,却毫无声响,喊声像一块小石片跌进奔腾喧嚣的大河。
分别概括这两段的主要内容。
巩乃斯草原夏日的雨有什么特点?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倏忽:
不安分:
喧嚣:
裹挟:
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注意写得正确规范,至少4个。
找出文中一处比喻比句,用曲线画出。
课文把奔跑的马群比喻成什么?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海参也有睡大觉的习惯哩!不过海参睡眠的季节( )在冬天,( )在夏天。
海参吃海底下的虫子。夏天,风和日丽,虫子都浮到海面上来,海底再也没有海参吃的东西了。可是,海参只会在海底蠕动,不会游泳。怎么办呢?只好睡觉喽。
秋去冬来,海面变得寒气逼人。虫子受不了啦,又回到海底过冬了。哈哈,海参有了“粮食”,于是就醒过来了。
( )海参睡眠在夏天,( )叫“夏眠”。
1.比一比,再组词。
需( )良( )低( )
蠕( )粮( )底( )
2.文中描写夏天天气的词语是__________,描写冬天海面的词语是__________,请再写两个描写天气寒冷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海参在夏天只能睡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了冬天,它又醒过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风春雨送走了寒冷的冬天,迎来了百花齐放、阳光明媚的春天。一阵春风吹来,吹得小草探出了头;吹得垂柳吐出了嫩芽;吹得迎春花露出了笑脸。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停在高高的电线上,像一串串美妙的音符,奏响了“春天交响曲”。处处春意盎然,使人振奋。河里的水是那么清澈,水底的鱼儿游来游去,好似在跳迎宾舞,让人看了流连忘返。朵朵白云在碧蓝碧蓝的天空中飘拂……
啊!春天令人向往,令人赞美。
1.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 ( )
(2)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 (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美妙( )飘浮( )
3.文中“百花齐放”是描写春天的词语,你能再写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下面的句子,是比喻句的打“√”。
(1)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停在高高的电线上,像一串串美妙的音符,奏响了“春天交响曲”。( )
(2)河里的水是那么清澈,水底的鱼儿游来游去,好似在跳迎宾舞,让人看了流连忘返。( )
5.短文第一小节中的古诗是唐朝诗人_________写的_________,你一定十分熟悉,请你把它填写完整。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昨天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部笼罩在白茫茫的大雪之中。
大雪下了整整一夜。
今天清晨,雪停了,天也晴了。一轮红日升起来,把雪后的大地照得分外耀眼。茫茫田野一片雪白,巍巍群山遍身银装,好一派壮丽雄伟的北国风光,好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图画。
□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面对一望无际的大雪□有经验的老农高兴得眉开眼笑□连声说□□好雪□好雪□□
孩子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奔跑着,追逐着,清脆的笑声传遍了山村……
1.在“□”里填上合适的标点。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红日一( )图画一( )新月
一( )小舟一( )大雪一( )雪花
3.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句中的“被”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来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因此,人们把这场雪称为_________________。
4.展开想象,把句子写完整。
雪停了,孩子们来到屋外,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高兴地在雪地上玩耍起来,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食
日食的开始是默默无闻的。在太阳的西边缘,由月影产生一个小小的缺口。这个小缺口在逐渐增大,直到约一个半小时后,太阳的表面几乎完全被侵占,只剩一条娥眉月形的亮带。以上构成了日食的偏食阶段。
接下来直到全食发生的几分钟是很壮观的:气温骤然下降、天空变暗、群星浮现、一团淡黄色的薄雾笼罩着远方的地平线。鸟儿们由于突然来临的黑暗而不知所措,四处乱蹿寻找着自己的家。一切都好像在刹那间肃静了下来。
当全食发生时,你就可以用肉眼直接观看了。这时太阳的光亮已降低到满月的程度。月球像个黑盘子挡住了太阳的光球。唯一可见的是太阳的日冕,一个非常漂亮的太阳外层大气。
1.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下降 ( )变暗
( )浮现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逐渐——( )刹那间——( )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增大——( )降低——( )
4.读短文判断,在理解正确的句子后的括号里打“√”。
(1)日食的开始是默默无闻的。( )
(2)日食一开始,气温就骤然下降、天空变暗、群星浮现、一团淡黄色的薄雾笼罩着远方的地平线。( )
(3)全食发生时,太阳的光亮已降低到满月的程度。( )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他刚说完,爸爸就指着月亮说:“快看!”只见月亮已经不是滚圆的了,好像被什么咬去了一小块似的。慢慢地,月亮成了小船一般,接着像镰刀,像眉毛,像弯弯的细钩,天色越来越暗。最后,细钩也不见了,整个月亮被黑影吞没了,只留下个hóng tóng sè()的圆影子,像一面锣。
过了一会儿,月亮(仍然果然)又露出弯弯的细钩,接着像眉毛,像镰刀,像小船,天色也越来越亮。最后,月亮整个儿从黑影里出来了,réng jiù( )是圆圆的,像大玉盘似的挂在天空中,银光落在河面上闪闪发亮。
1.看拼音写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中。
2.删去文中括号内不合适的词语。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只见月亮已经不是滚圆的了,好像被什么咬去了一块似的。慢慢地,月亮成了( )一般,接着像( )、像( )、像弯弯的( ),天色越来越暗。最后,整个月亮被黑影吞没了,只留下个红铜色的圆影子,像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