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伯里克利说:“雅典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担负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的真正的才能。任何人,只要它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材料二 雅典居民比例:公民占比例是9%,其他居民所占比例是91%。
(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伯利克里在这段话中提到的雅典民主制的三个特点?
(2)根据材料二,“其与居民”在雅典指的是哪些人?
(3)根据材料一、二,你如何理解“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古希腊的历史遗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81年,中国人在唐山和胥各庄之间自主修筑了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以便将河北开平矿务局出产的烟煤运出。但清末的中国官府却视这种先进的蒸汽机车为怪物,尤其害怕它隆隆的震颤声惊动了距离唐山不远的东陵。为了保护陵寝的风水不被破坏,他们弃用冒白汽、拉长笛的蒸汽火车头,而让骡马充当火车头。
材料二 自民国成立以来,报馆林立,报纸风行,言论界之发达,几有一日千里之势。然究其内容,或由政府收买,或由政党收买,或由一机关收买,故一言一论,必须随买主之旨意,而不能自由,其有卓然独立,而不为金钱利用者,又不免为两方所忌,此报界所以日趋黑暗也。
——1913年6月16日天津《大公报》评论
材料三 从1993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开通至今,互联网在中国已经走过了十多年高速发展的历程。据信息产业部估计,2003年上半年国内互联网用户数达到6 800万,居世界第二位。……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络化,为普通民众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服务,也形成丰富多彩的网络政治生活。人们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取政府免费提供的公共政治信息,还可以对政府的各项政策发表自己的建议,而民意调查机构的调查结果,成为政府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
请回答:
⑴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胥铁路”修筑的背景是什么?铁路上的“马拉火车”说明什么问题?
⑵ 报纸作为大众传媒之一,有怎样的功能?试举三例加以说明。
⑶ 对比材料一、二,你认为材料三中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情况说明什么问题?除了材料三中所说的功能外,互联网还有什么功能?结合你对互联网的了解或使用,说明互联网的特点和功能(两例即可)。

随着人类社会的转型,中国近代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显著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新旧婚礼情况对照表

旧式婚姻情况
新式婚姻情况
1.父母之命,媒约之言
2.问名(互问庚贴卜之)
3.会亲(即订婚)
4.请假(男家备糕点、请柬、说明迎娶日期及各种注意事项)
5.纳采(男家备礼纳之女家,俗称“过大礼”恭迎娶)
6.过妆(送嫁妆)
7.娶亲
8.回门
1.自由恋爱
2.订婚
3.婚礼: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依次入席;证婚人宣读婚书;证婚人、介绍人与新人各盖印章,新郎、新娘交换饰物;行三鞠躬礼;来宾贺词,各种答谢。

(1)依据材料指出民国初年新式婚姻较旧式婚姻的进步之处。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创办,70年代以后,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洋务企业的设立,1882年英国人立德尔开设的上海电光公司创立……1908年吴淞与崇明两地使用无线电通报。
——《上海档案》
材料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风尚转变过程中,最明显的莫过于阅报风气的形成。报纸比书籍在传播知识方面具有更大的时效性,……同一时期,上海居民生活日趋西化,住洋楼,着洋服,吃洋菜,乘洋轿,点洋灯,“莫不以洋为尚”,西洋话剧、电影、歌舞乃至赛马场、夜总会、舞厅等等进入城市日常生活。
——《近代文明演变轨迹》
回答:
(1)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早期上海城市近代化历程开始的原因。
(2)指出上海城市近代化历程的结果,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海近代化进程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朱元璋命令各级学校讲授《大诰》(明朝法律,内容为严惩官员犯罪的具体案例),连科举也要考试《大诰》……但朱元璋死后,《大诰》即被臣民所遗忘。
——《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违旨下乡,动扰于民者,许民间高年有德者,率精壮拿赴京来。
——《大诰》
材料三 ( 明 )太祖严于吏治,凡守令(太守、县令)贪酷者,许民赴京陈诉,赃至六十两以上者,枭首示众,剥皮实草。法令森严,百职厘举。……是可知贿随权集,权在宦官,则贿亦在宦官,权在大臣,则贿亦在大臣。此权门贿赂之往鉴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四 (明朝)宣德以来,吏治已渐趋腐败,中称“宣德初,臣僚宴乐,以奢相尚”。贪污成了官场积习,连负有监察职责的御史亦贪纵无忌。
——《明朝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三,归纳朱元璋惩治贪官的主要措施。
(2)概括上述措施体现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四,指出明朝宣德以来“贪污成了官场积习”的具体原因。
(4)你认为明朝中后期吏治腐败的根源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下令修筑宽广的“驰道”。驰道以咸阳为中心,一条向东直通过去的齐、燕地区;一条向南直达过去的吴、楚地区。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又下令修筑一条由咸阳直向北伸的“直道”。这条直道由咸阳经过上郡、云阳直达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为了配合驰道的修筑,秦王朝还统一了车轨,即统一车辆的轮距。
——据郭志坤《秦始皇大传》
材料二其入四夷之路,与关戍走集最要者七:一曰营州(今辽宁锦州市西)入安东道;二曰登州(今山东蓬莱)海行入高丽、渤海道;三曰夏州(今陕西横山县西)塞外通大同、云中道;四曰中受降城(今内蒙古包头市附近)入回鹘;五曰安西入西城道;六曰安南(今越南北部)通天竺道;七曰广州通海夷道。
——《新唐书 地理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秦朝政府为发展国内交通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有何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唐朝对外交通发达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3)结合秦朝和唐朝的交通发展,说明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增强综合国力的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