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繁露》记载:“……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这体现了哪一思想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B.“君权神授”,强化君主专制 |
C.“天人感应”,约束君主行为 | D.“春秋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 |
宋代出现了经济作物种植专业化的趋势。当时在南方有菜园户、漆户、药户、花户、果农、菜农、蔗农等专业经营者。这种现象出现的基础是()
A.政府经济政策的引导 | B.自然经济结构的变动 |
C.粮食生产的大力增长 | D.国内外市场的扩大 |
1971~1978年,我国共援助37个第三世界国家 建成了470个项目,超过1955~1970年建成的援外项目总和,对外经济援助的支出为前16年总和的109%。这反映了()
A.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 |
B.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 |
C.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
D.经济援助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手段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于1953年制定,当时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各省(选民主要是农村人 口)按每80万人选代表1人,直辖市和人口在50万以上的省辖市按每10万人选代表1人。这一规定()
A.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管理制度 |
B.突出了工人阶级在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 |
C.为进行三大改造和工业化提供了法制保障 |
D.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有序转移 |
英国著名思想家卡尔•波普尔认为:“马克思试图用所谓‘阶级境况的逻辑’来解释工业体系的制度运行,尽管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也忽视了这种境况的某些重要方面,在我看来……至少他对工业体系的那个阶级所作的社会学分析,是令人钦佩的。”这表明()
A.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学说持肯定态度 |
B.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工业社会产生的结果 |
C.实事求是的态度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 |
D.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完善 |
据1936年司法统计,各省律师人数如表所示
当时上海律师人数为1313人,是国内城市中最多的。据此可知()
A.律师数量反映民主化程度 | B.政治分裂影响统计工作进行 |
C.律师分布反映近代化差异 | D.留学教育推动司法体系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