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为非洲安哥拉的区域图。安哥拉中部地区,年均温在22 ℃左右,素有“春天国度”的美誉。图乙为①②两地的气候特征图。
(1)分析安哥拉中部地区“春天国度”美誉的由来。
(2)比较①②两地降水特征的差异,并分析成因。
读图18(图中箭头表示盛行风向),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所在半球的季节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图A-F中,季节性受西风控制的是_________; 常年受西风控制的是___________; 非洲大陆南端气候类型与__________相同,此时成因______,气候特点______。
(3)F地此时盛行______风,受其影响,F地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
E地的气候成因是____________。
(4)此时,AB之间的等温线向___方向凸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地以西海上等温线向___方向弯凸,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地沿海海洋等温线向___方向凸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两图表示“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图”和“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甲、乙两图表示的日期相同,读图回答问题:
(1)甲图是某地(48°50′N)的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图。此图所示日期应是 。此
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的状况是 ;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的纬度范围是 。此时地球公转到 (近、远)日点附近。
(2)甲图所示某地正午12时的经度为 ,此刻北京时间是 ,乙图中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经度范围占全球的 (用分数表示)。
(3)此时,下列地球上出现的地理现象正确的是()(多项选择)
A.我国江淮地区进入梅雨期 | B.蒙古高压势力强盛 |
C.非洲西南端的开普敦进入多雨季节 | D.南亚大部分地区吹西南风 |
(4)在丙图(圆柱投影图)中绘制此时全球昼夜分布的状况。(用阴影表示黑夜)
图为太阳光照图,斜线(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空白部分表示昼半球,读后完成下列要求
(1)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季节是_________。
(2)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
(3)此时甲点的太阳高度是_________。
(4)乙点的经度是_________ 。
读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EF表示此刻的昏线,与极圈相切于E。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图所表示的节气是__________。
(2)E在F的_____方向,AC之间的实际距离约
为_____。
(3)此刻,E地的地方时是________时,E地的正午
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___。
(4)E、C、A三地白昼最长的是___,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
(5)若F点的经度为30°W,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北京时间是________点。新一天范围占全球的_____________。
读图,此时ABC弧线上的太阳高度角为00,某人正在距离B地正南方3885km的某地观测北极星,观测到的北极星平均仰角为420。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阳光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A地此日昼长约小时,日出时间是(该地区时)。
(3)B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4)此时西半球新的一天的范围比旧的一天范围(大/小)。(5)在图上标出夜半球的范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