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为准确,遂“复用西洋历法”,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副监。这一事件表明,康熙( )
| A.全面接受外来文化 | B.审慎地接受外来事物 |
| C.改变闭关锁国政策 | D.承认西方文化超越中国 |
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 A.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
|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
|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
| D.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颁布法令,宣布一切土地为全民财产,禁止土地买卖、出租等。粮食税颁布后的1922年,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该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表明当时苏俄( )
| A.以往的土地法令被彻底废除 |
| B.农村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认 |
| C.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
| D.商品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 |
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 )
| 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
|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
| 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来求慰藉的心态 |
|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可 |
一位经济学家曾说:“今天的伦敦在芝加哥有它的粮仓,在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有它的森林,它的养羊场在澳大利亚,它的金矿和银矿在加利福尼亚和秘鲁,它喝从中国运来的茶, 从东印度种植场弄来的咖啡”,这段对 20世纪初世界形势的描述反映了( )
| A.国际贸易迅猛发展 |
| B.世界经济和贸易中的地区分工明显 |
| C.欧美工业国是主要的工业品生产地 |
| D.亚非拉农业国成为经济附庸 |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讲到:“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了6家炼油厂。1898年时,它(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以上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
| A.说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成长 |
| B.标志资本主义大工厂制的建立 |
| C.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 |
| D.解决了单个资本家生产的无计划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