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文主义是西方文化的核心,是近代西欧社会转型的文化支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文艺复兴是一个巨人辈出的时代……归结到根本点,应该说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以往一直受到严重抑制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2: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3: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就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一书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融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他(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1中的“个人主义”指的是什么思想?据材料1,概括解决“个人主义的合法性”问题的重要意义。(4分)
(2)根据材料2,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的表现。据此分析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6分)
(3)根据材料3,指出启蒙运动是如何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6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关键词概括西方人文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4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这此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法律是公众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通过代表参与法律的制定。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
材料二:“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造物主’那儿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此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如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时,人民就有权利来废除它……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
材料三:“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并选举临时大总统、副总统,依法弹劾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员,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请回答:
(1)三则材料分别出自什么文献?
(2)材料二暴露了什么局限性?材料三体现出颁布者的什么目的?
(3)概括三则材料的共同历史作用。

20世纪20年代以来,苏、美经济发展的模式不同,对两国及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影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30年代,苏、美两国的经济发展各有何基本特征?(4分)
(2)简要分析出现上述基本特征的原因。(4分)
(3)结合二战后初期的有关史实,说明苏、美两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世界上的扩张情况及其影响。(4分)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确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进行了哪几次重大政策调整?结合史实分别说明调整的原因及其结果。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正如一些美国历史学家所指出的,联合国宪章是‘一部美国的文献’,虽然在某些方面美国对苏联作了让步,但实际上美国有‘隐蔽的否决权……几乎所有拉美20多个国家政府一再在重要问题上跟着华盛顿投票,华盛顿运用它的多数席位便可控制票数不足的莫斯科屡次行使的否决权归于无效。当苏联果真否决了安理会(所拟采取)的一项行动之后,美国往往可以利用联合国大会这种可供选择的机构迫其就范。…(按:这一则材料反映的是联合国建立初期的情况。)
材料二(1950年9月27日)“当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时……在俄国代表缺席的情况下,安理会以九票对零票通过一项决议,谴责北朝鲜的这次侵略行为,并要求共产党军队从南朝鲜撤出……号召会员国对大韩民国给予一切必要的援助……安理会建立了一支联合国部队,要求美国委派一人为总司令,不久就有十九个国家在军事上作出了贡献。”
材料三“早在60年代,亚洲和非洲的成员国已经占有联合国大会过半数的席位。美国失去了原先能够组成的对付苏联的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尽管奉行不结盟政策,但却百般挑剔美国,它们大多数一贯在所有问题上投票反对美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联合国建立之初美国对它的影响如何,美国具备这种影响的背景是什么,当时联合国的作用如何。(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美国为什么要打着“联合国部队”的旗号?(4分)
(3)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的作用有何变化?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如果认为我们现在不要限制资本主义,这是完全错误的……如果认为应当对私人资本主义限制的太大太死,或者认为简直可以很快地进行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这也是完全错误的。”在七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又指出:“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
材料二国家在过渡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将资本主义工商业基本上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第二步,将国家资本主义改变为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是公私合营企业……但是公私合营企业今天仍然很少……因此,今后一方面要积极发展,一方面要积极引导。
——《关于工商业的公私合营》
材料三1979年1月,邓小平同工商界人士谈话时说:“现在搞建设,门路要多一点,可以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华侨、华商也可以回来办工厂,……也可以搞全营。”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进一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大力引进海外各类专业人才和智力……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和合作。
材料四
表格一 195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

项目
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l
工业总产值
100%
o l


表格二 199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

集体经济
国有经济
混合经济中公有成分
非公有经济
40%
29%
7%
24%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私人工商业的政策及采取的具体措施。(3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对私人工商业改造的政策。对比材料一,说明二者在本质上有何不同。(3分)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什么基本政策?(2分)
(4)对比材料四中的表格一、二,说明表格二发生了什么变化,并指出变化的原因。(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