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导游介绍古城西安民俗时说道:古代本地男子都自称为“朕”,后来秦始皇下令不许民间男子用此称呼,只有他自己才可以自称为“朕”。这个称谓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
| A.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
| B.皇帝安全是国家的政治大事 |
| C.专制皇权的不容逾越 |
| D.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
《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法律答问》有这样一段记载:某甲的马因为管理疏忽,跑到别人的田里吃了庄稼,因而引起纠纷,“(马)食人稼一石,问当论不当?不当论及赏(偿)稼”。这说明()
| A.当时已用法律手段保护土地私有 | B.当时的法律已日趋健全 |
| 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 | D.自耕农拥有小块土地和牲畜 |
中国古代对县级行政区的划分设置有个现象,即原有的县域经济富裕、人口密集了就再分出区域增设县治。此做法最主要考虑是()
| A.增加财税 | B.多安置官吏 | C.给予地方更多权利 | 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
人类学家安德森在他的名著《中国食物》里谈到,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很少吃牛肉,而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造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历史传统的不同 | B.生活习惯的不同 | C.生产方式的不同 | D.宗教信仰的不同 |
《姓氏起源》对“陈”姓起源的解释:周武王灭商以后,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妫满于陈(今河南省淮阳县),妫满为陈侯。其子孙有以国为姓,就是陈姓。”据此可知,陈姓源于
| A.分封制 | B.宗法制 | C.郡县制 | D.世袭制 |
以下统计数字反映了历史现象的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 1956年国民收入(%) |
1956年工业总产值(%) |
| 国营经济32.2,合作社经济53.4 公私合营经济7.3 个体经济7.4 |
社会主义工业67.5 公私合营工业32.5 资本主义工业0 |
A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以合作社经济为主体
B多种经济在分并存,已经完全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成分)发生了根本改变,私有制经济已基本上不存在
D由四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为两种经济并存,个体经济仍占一定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