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墨子说:“今也,农夫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出在战国时期(   )

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苦
B.奴隶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C.铁器牛耕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去开荒
D.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56年1月2日下午,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

A. 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
C. 实现了"一五"计划目标 D. 在全市建立起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对右图分析评价中肯的是

①党的领导人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
②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③浪费了资源,造成了环境污染
④遵循经济发展规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一位教师在评阅学生试卷时,发现在”建国初期我国经济恢复发展的措施或政策”的问题中,他不会同意的一项是

A.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B.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开展全国性的土地改革 D.进行大规模农业合作化运动

“一五”计划强调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是 ( )
①原有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②工业门类残缺不全
③新中国成立初期加强国防的需要 ④七届二中全会就提出了工业化的目标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在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行语"或“口头禅”,如果将下列词汇按其流行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排在第二位的是( )

A.大跃进 B.改革开放 C.以阶级斗争为纲 D.公私合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