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87—1897年,英国内阁占用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84.5%,议员个人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而由内阁去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而且议会通过投不信任票来监督和控制内阁做法的有效性也变得极其微弱了。上述现象表明( )
| A.议会的权力和作用被削弱 |
| B.议会的立法权力正在丧失 |
| C.英国的政治制度正在发生变化 |
| D.议会对内阁起到了限制作用 |
下表是清朝康熙王朝的一份国库储备统计,从中能够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 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 |
2,488,492(两白银) |
| 康熙十一年 |
18,096,850 |
| 康熙十二年 |
21,358,006 |
| 康熙二十六年 |
28,964,499 |
| 康熙三十年 |
31,849,719 |
| 康熙三十三年 |
41,007,790 |
A.国家安定繁荣,库存盈余增加
B.商业贸易兴盛,贸易总额增加
C.国家内忧外患,军费不断增加
D.对外贸易发达,关税收入增加
明清时期的一位学者分析说:“必有兄老先营货殖于前,子弟方得专事读书进取,以致身通显。是故古者四民(士农工商)分,后世四民不分。古者士之子恒为士,后世商之子方能为士。天下之士多出于商。”根据这则材料,可以判断明清时期()
| A.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 B.商人地位提高,“士首商末”的观念已经被打破 |
| C.商人入仕,开始掌握政权,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
| D.商人经商动机与西方不同,不利于商业资本的积累 |
明朝初期的一首“竹枝词”说:“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缉麻,昨日官租课(征税)正急,街头多卖木棉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
| A.政府压制棉纺织业的发展 |
| B.出现棉纺织业的手工工场 |
| C.棉布正逐渐取代麻布 |
| D.农民直接以棉纱抵税 |
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发达,民间手工业经营艰难。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其织造工艺中的挑花结本技术十分神奇,“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古代中国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 A.民营手工业 | B.官营手工业 |
| C.田庄手工业 | D.家庭手工业 |
宋史专家赵宝珠认为,“……(它)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新道路。”材料论述的是宋代的()
| A.街市 | B.市镇 |
| C.夜市 | D.草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