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离心后的沉淀物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
A.含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进入细菌中 |
B.少量35S 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没有分离 |
C.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沉淀在下部 |
D.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和DNA一同进入细菌中 |
下列对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分裂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DNA复制的时期,DNA和染色体的数目增加一倍 |
B.在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的时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
C.在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的时期,着丝点排列整齐 |
D.在染色体逐渐解开螺旋的时期,细胞中央出现很薄的细胞壁构成的赤道板 |
研究表明:一对黑色家鼠与白化家鼠杂交,F1均为黑色家鼠,F1中黑色家鼠个体自由交配,F2出现黑色家鼠:浅黄色家鼠:白化家鼠=9:3:4,则F2中浅黄色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
A.1/16 | B.3/16 | C.1/3 | D.1/4 |
某种鼠群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A.2:1 | B.9:3:3:1 | C.4:2:2:1 | D.1:1:1:1 |
如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过程是细胞分化过程,在此过程中基因会选择性表达 |
B.c过程是细胞分裂过程,在此过程中会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
C.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体积的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能力也增强 |
D.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细胞凋亡引起的 |
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代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
A.ddRR,1/8
B.ddRr,1/16
C.ddRR,1/16和ddRr,1/8
D.DDrr,1/16和DdR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