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明清时期是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 (副) 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 (少) 所参决。……外设都、布、按三司,分隶兵刑钱谷,其考核则听于府部。
——引自某史书《职官志》
材料二 清朝乾隆帝时,朝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材料三 雍正七年(1729),因用兵西北,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十年(1732),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 文中的“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  (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现象? 此种做法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2分)
(3)据材料三,分析军机处的设置有什么特点? 材料一、三行政制度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主要措施 明朝三部科学巨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自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材料二:人人有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权,人民有变更或废除旧政府,建立新政府的权利。
材料三: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京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但“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对于推进新时期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材料出自什么文件?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材料出自什么文件?该文件的颁布有何意义?
(3)“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党的历史上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是指什么?
(4)概括指出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步,这得益于我国坚持什么治国方略?

(10 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 1953 年起,我国开始进行“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把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个体经济,联合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则采取了加工订货和公私合营的方式。……1953—1957 年工业生产平均 每年的增长速度,我国是 18%(英国是 4.1%,美国是 2.8%)。中国用 5 年实现钢产量增长 400 万吨左右(英国用了 24 年,美国用了 15 年)。1957 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比 1952年增 长 42.8%;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比 1952 年增加近 30%。
材料二八大二次会议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 “一天等于 20 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赶美的时间,争取 7 年赶上英国,再加 8 年 或者 10 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的“大跃进”。……原来的农业合作社只有数十户,最多一二百户,而人民公社则一般都在 4000 户以上,还有 1 万户的。在人民公社里,一切生产资料归公社所有,废除一切私有制。“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并带来严重后果。
——以上材料均引自孙健《中华人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三中共的政策从阶级斗争到济经济改革的大转变,是中国革命手段的重大改变。确定邓小平为中国最高领导者的地位,到 1978 年底才实现,邓的改革程序才得以开始。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和对资本主义工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2 分)
(2)据材料二,指出“大跃进”运动的主要标志和中心。并指出人民公社的特点。(3 分)
(3)材料三中的“邓的改革程序”“开始”于哪次会议?这次会议所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什么?(2 分)
(4)据上述材料,归纳 1953—1978 年我国经济建设的基本线索。(3 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自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材料二:人人有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权,人民有变更或废除旧政府,建立新政府的权利。
材料三: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京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但“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对于推进新时期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材料出自什么文件?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材料出自什么文件?该文件的颁布有何意义?
(3)“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党的历史上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是指什么?
(4)概括指出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步,这得益于我国坚持什么治国方略?

(内蒙古通辽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1953年开始,我国政府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同时采取了重大经济措施,使我国逐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到1956年,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的政权,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
(2)简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3)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什么?

近代以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懈努力。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下列选项中为图②和图③人物选配上合适的称谓。

A.中国铁路之父 B.中国制碱工业之父
C.两弹元勋 D.最可爱的人

(2)图①人物领导的革命使20世纪的中国发生了一次历史性巨变。这次革命的名称和指导思想各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次革命是一次“历史性巨变”?
(3)图②人物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图③人物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图④人物在外交领域的卓越成就有哪些?(任举两例,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