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化学与"美丽厦门"
(1)化学让天更蓝
①汽车尾气处理中使用了催化剂,该催化剂中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从中获取一条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公交车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未来氢能源汽车可实现零污染。在催化剂、光作用下,水分解获得氢能源,写出该方法获得氢能源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让水更洁净
①生活污水截流处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采用的净水方法有____________(写出一种)。

②如图是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一种装置,请从能源角度指出其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检验上述所获取的水是否为硬水,常用试剂是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学习海水"制碱"知识后,到实验室做实验,小华实验:先取2mL Na 2CO 3溶液于试管中,再用胶头滴管滴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小红实验:先取2mL稀盐酸于试管中,再用胶头滴管滴入少量Na 2CO 3溶液,却马上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两人实验所用的Na 2CO 3溶液、稀盐酸均相同,却观察到不同的实验现象,他们为了查明原因,查阅资料:

①HCl和Na 2CO 3反应时其实是分步进行的,即:

Na 2CO 3+HCl═NaCl+NaHCO 3(先),NaHCO 3+HCl═NaCl+H 2O+CO 2↑(后)。

②NaHCO 3溶液与足量澄清石灰水混合会变浑浊。

③Ca(HCO 32溶于水

请回答:(1)NaHCO 3俗称   

(2)NaHCO 3在医疗上是治疗   的药剂之一。

【提出问题】小华实验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①NaCl;②NaCl、NaHCO 3;③NaCl、Na 2CO 3;④NaCl、Na 2CO 3、NaHCO 3

【提出质疑】小红认为猜想   一定不正确。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取适量小华实验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澄清石灰水

溶液变浑浊

猜想④成立

【交流与反思】(1)大家一致认为上面实验探究结论不正确,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小红认为,小华实验后的溶液应该继续慢慢滴入稀盐酸,若一开始无明显现象,一会后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猜想   成立。

【归纳与总结】小华实验与小红实验现象不同的主要原因与   有关。

某初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四位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溶液恢复为无色,溶液的红色为什么会变成无色呢?他们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究,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边的探究历程。

【提出猜想】

甲:可能是酚酞变质造成的;

乙: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丙:可能是酚酞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使红色消失;

丁: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大小有关。

【理论分析】

(1)对于甲同学的猜想,你认为  ( 填“合理”或“不合理”).请写出你的理由:  

(2)对于乙同学的猜想,大家认为是不正确的,因为氢氧化钠溶液虽然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但碳酸钠水溶液显碱性,由于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  (写离子符号),所以红色不会消失。

【查阅资料】为了排除是酚酞溶液导致的原因,同学们决定重新配制酚酞溶液进行试验,他们在网络上查阅了资料,百度百科中对酚酞的描述如下表。

中文名

酚酞

结构式

外观

白色至微黄色结晶性粉末

常温下溶解性

<0.1g/100mL(水中)

>5g/100mL(乙醇中)

化学式

C20H14O4

(3)由上表可知,配制酚酞溶液的溶剂是  (选填“水”或“乙醇”).在检测溶液剂酸碱性的实验中,往待测溶液中滴入1﹣﹣2滴酚酞溶液即可,滴入过多的酚酞有可能出现白色沉淀的现象,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实验验证】

(4)如图,为了验证丙同学的猜想,四位同学在一支密封的装有NaOH 溶液的试管中,先通入密度比空气大的稀有气体,将试管内的空气排尽,随后注入新配制的酚酞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依然是溶液先变成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消失,如图稀有气体应由导管口  (选填“a”或“b”)处通入。

(5)若丁同学的猜想正确,请你完成下列实验设计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和结论

   

   

【应用拓展】

(6)从查阅百度百科资料知道,酚酞(H2In表示)其实是一种极弱的酸,其遇碱变红的变化表达式为:

H2In In2(红色)

根据上述信息,请写出H2In遇NaOH溶液变红的化学方程式:  

氯气(Cl 2)是黄绿色气体,水溶液叫氯水,把品红试纸(染有品红的纸)伸入氯水中,品红褪色.

【发现问题】氯水中的哪些成分能使品红褪色呢?

【查阅资料】氯气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方程式为Cl 2+H 2O=HCl+HClO.其中,HClO的名称叫次氯酸,是一种弱酸,具有强氧化性.

【做出猜想】

猜想1:是氯水中的水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2:是氯水中的    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3:是氯水中的盐酸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4:是氯水中的次氯酸使品红褪色的.

【试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把品红试纸伸入水中

没有褪色

猜想1   

②把品红试纸伸入干燥的氯气中

没有褪色

猜想2不成立

  

没有褪色

猜想3不成立

【实验结论】

综合分析判断:氯水中的   (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褪色).

【反思】

(1)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2)氯水中加入AgNO 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3)向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某班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1)甲同学在烧杯中加入约15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此时溶液呈  

 色。接着用滴管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再用玻璃棒搅拌,发现溶液变为无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甲、乙、丙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一:只有NaCl

猜想二:   

猜想三:有NaCl和NaOH

上猜想中,直接可以排除的是   ,理由   

【实验探究】

为了验证另外两种猜想,甲、乙、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方案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AgNO 3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一成立

乙同学方案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

中,向试管中加入   

有气泡产生

猜想二成立

丙同学方案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生锈的铁钉

  

猜想二成立

丙同学认为甲同学方案不合理,你认为理由是   

【反思交流】

实验结束后,废液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倒入下水道 B.倒入废液缸 C.带出实验室

小维与家人聚餐时,对火锅燃料"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与同学对其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1)该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的。

(2)氯化钙、氯化钡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问题】(1)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2)固体酒精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作出猜想】猜想一:酒精中含有碳元素。

猜想二:固体酒精中氢氧化钠已变质。

【实验探究】(1)如图1所示进行实验,发现澄清石灰水   ,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

(2)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杯底有白色沉淀。取沉淀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固体溶解并有气泡产生,则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1)酒精中含有碳元素。

(2)固体酒精中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拓展延伸】为进一步确定固体酒精中是否还含有氢氧化钠,小维与同学继续探究。

(1)他另取少量固体酒精,加水溶解后,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   ,于是得出固体酒精中还含有氢氧化钠。

(2)小维的同学认为他的实验不能证明固体酒精中一定有氢氧化钠剩余,理由是   

(3)他们另取上层清液,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加氯化铁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他们一致认为固体酒精中氢氧化钠有剩余。

【反思交流】(1)实验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2)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应   保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