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的导电性强 |
B.溶解度小的物质的导电性一定比溶解度大的物质的导电性弱 |
C.金属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
D.金属阳离子得电子多时氧化性强 |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乙醇和金属钠反应:2CH3CH2OH+2Na →2CH3CH2O-+ Na++H2↑ |
B.氯乙烷在NaOH醇溶液中加热:CH3CH2Cl + OH-![]() |
C.苯酚与NaOH溶液中和反应:H+ + OH- = H2O |
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
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其一氯代物种类最少的是
A.![]() |
B.![]() |
C.![]() |
D.![]() |
甲醚和乙醇互为同分异构体,其鉴别可采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也可以使用仪器鉴定法,下列鉴别方法,不能对二者进行区别的是
A.加入金属钠 | B.利用质谱法 |
C.燃烧法 | D.利用核磁共振氢谱仪 |
了解有机物分子中化学键特征以及成键方式是研究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基础。下列关于有机物分子的成键方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烷烃分子中碳原子均采用sp3杂化成键 |
B.苯分子中碳原子间是以σ键和π键交替连接 |
C.苯乙烯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采用sp2杂化成键 |
D.苯环中存在6个碳原子共有的大π键 |
下列化学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加入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
B.鉴定卤代烃中的卤原子,直接加入硝酸银溶液,根据沉淀颜色,判断卤原子类型 |
C.乙醇在170℃加热脱水,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能使其褪色,则证明有乙烯产生。 |
D.能否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可以检验苯系物中是否含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