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含有铝、铁、铜的合金制取纯净的氯化铝溶液、绿矾晶体[FeSO4·7H2O]和胆矾晶体,以探索工业废料的再利用。其实验方案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合金与烧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由滤液A制AlCl3溶液的途径有①和②两种,你认为合理的是 ;上述实验方案多处采用了过滤操作,过滤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用滤渣F通过两种途径制取胆矾,与途径③相比,途径④明显具有的两个优点是: 、 。
(4)通过途径④制取胆矾,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加硫酸、加热通氧气、过滤、 、冷却结晶、 、自然干燥。其中“加热通氧气”所起的作用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5)测定所得胆矾(CuSO4·xH2O)中x值的实验方案是蒸发硫酸铜晶体中的水得到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冷却后称量。此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xH2O===CuSO4+xH2O,但温度过高,CuSO4会继续分解为CuO和SO3。在此实验中,下列操作对测定结果x值的影响是(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a.加热温度过高____________
b.加热时胆矾晶体飞溅出来____________
c.所用坩埚事先未干燥(潮湿)____________
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在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方面,天津市位居全国前列。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溴的过程如下:
(1)请列举海水淡化的两种方法、。
(2)将
溶液进行电解,在电解槽中可直接得到的产品有
、、、或
、。
(3)步骤Ⅰ中已获得
,步骤Ⅱ中又将
还原为
,其目的为。
(4)步骤Ⅱ用
水溶液吸收
,吸收率可达95%,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由此反应可知,除环境保护外,在工业生产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5)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解从工业溴中提纯溴的方法,查阅了有关资料,
的沸点为59℃。微溶于水,有毒性和强腐蚀性。他们参观生产过程后,了如下装置简图:
请你参与分析讨论:
①图中仪器
的名称:。
②整套实验装置中仪器连接均不能用橡胶塞和橡胶管,其原因是。
③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要达到提纯溴的目的,操作中如何控制关键条件:。
④
中液体产生颜色为。为除去该产物中仍残留的少量
,可向其中加入
溶液,充分反应后,再进行的分离操作是。
单晶硅是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通常用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含铁、铝、硫、磷等杂质),粗硅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硅(反应温度450-500°
),四氯化硅经提纯后用氢气还原可得高纯硅。以下是实验室制备四氯化硅的装置示意图。相关信息如下:
a.四氯化硅遇水极易水解;
b.硼、铝、铁、磷在高温下均能与氯气直接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
c.有关物质的物理常数见下表:
物质 | |||||
沸点/℃ | 57.7 | 12.8 | - | 315 | - |
熔点/℃ | -70.0 | -107.2 | - | - | - |
升华温度/℃ | - | - | 180 | 300 | 162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装置
中
管的作用是;装置
中的试剂是;装置
中的
瓶需要冷却理由是。
(3)装置
中
瓶收集到的粗产物可通过精馏(类似多次蒸馏)得到高纯度四氯化硅,精馏后的残留物中,除铁元素外可能还含有的杂质元素是(填写元素符号)。
(4)为了分析残留物中铁元素的含量,先将残留物预处理,是铁元素还原成
,再用
标准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氧化还原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①滴定前是否要滴加指示剂?(填"是"或"否"),请说明理由。
②某同学称取5.000
残留物,预处理后在容量瓶中配制成100
溶液,移取25.00
,试样溶液,用1.000×10-2
-1
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20.00
,则残留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两个学习小组用题图装置探究乙二酸(
)受热分解的部分产物。
(1)甲组:
①按接口顺序:
连接装置进行实验。
中溶液变浑浊,证明分解产物有;装置
的作用是;
中溶液变浑浊,
中的现象是,证明分解产物有。
②乙二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乙组:
①将接口
与
连接进行实验,观察到
中生成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
中最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从
中选用装置进行实验,证明甲组通入
的气体能否与
反应。最简单的装置接口连接顺序是;实验后用
中的固体进行验证的方法是(可另选试剂)。
(1)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小烧杯的质量,如小烧杯的质量为32.6g,用“↓”表示在托盘上放砝码,“↑”表示从托盘上取砝码,请用箭头在下表中填空,表示称量过程,并在图1所示的游码尺上画出游码的位置(画“|”表示)。
砝码质量/g |
50 |
20 |
20 |
10 |
5 |
取用砝码情况 |
(2)图2表示10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B,B与C刻度间相差1mL,如果刻度A为4,量筒中的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mL。
(3)配制的硫酸溶液200mL所需的玻璃仪器为___ ___。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方法配制100mL 3.6mol/L的稀硫酸。
(1)若采用18mol/L的浓硫酸配制溶液,需要用到浓硫酸的体积为 。
(2)甲学生:量取浓硫酸,小心地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100 mL 容量瓶中,用少量的水将烧杯等仪器洗涤2~3次,每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小心地向容量瓶加入水至刻度线定容,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①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的正确操作是 。
②洗涤操作中,将洗涤烧杯后的洗液也注入容量瓶,其目的是__ _______。
③定容的正确操作是 。
④用胶头滴管往容量瓶中加水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填序号)。
A.吸出多余液体,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
B.小心加热容量瓶,经蒸发后,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
C.经计算加入一定量的浓盐酸 |
D.重新配制 |
(3)乙学生:用100 mL 量筒量取浓硫酸,并向其中小心地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水至100 mL 刻度线,再搅拌均匀。你认为此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指出其中错误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