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研究表明,同一突触小体中可能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此现象称为递质共存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中无递质
B.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有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C.同一突触后膜上可能存在多种受体
D.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经检测某病毒的核酸,得知其碱基的含量分别为:A—23%,T—36%,G—21%,C—20%,试问其核酸应为()

A.双链DNA B.单链DNA C.双链RNA D.单链RNA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
B.用35S标记噬菌体,侵染、离心后35S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
C.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所需原料和能量均由细菌提供
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荷兰学者Went于1928年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薄片上,约1h~2h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小块放在去顶的胚芽鞘一侧,然后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胚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生长。该实验结果不能直接证明的问题是()

A.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
B.影响生长的物质自顶端向下运输
C.该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D.单向光使该物质在胚芽鞘内呈不均匀分布

感冒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引起人体发烧、打喷嚏等。人体内对付被病毒感染细胞并导致其裂解死亡的免疫细胞是()

A.浆细胞 B.记忆T淋巴细胞
C.记忆B淋巴细胞 D.致敏T细胞

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染时,体内的巨噬细胞将其吞噬、消化并清除。这种免疫是()

A.先天具有的 B.后天获得的
C.针对某种抗原的 D.通过抗体起作用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