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 |
| B.病原微生物侵袭机体,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
| C.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只有T细胞产生记忆细胞 |
| D.如果机体受到艾滋病毒的侵袭,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完全丧失 |
长期浸水会导致树根变黑腐烂,树根从开始浸水到变黑腐烂的过程中,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Ⅰ阶段根细胞的需氧呼吸速率下降 |
| B.Ⅱ阶段根细胞的厌氧呼吸速率上升 |
| C.Ⅲ阶段曲线下降的主要原因与Ⅰ阶段不同 |
| D.细胞在a 点的需氧呼吸强度小于b点 |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生物体内各种酶的催化反应条件都相同 |
| B.任何一个活细胞都能产生酶,酶在细胞内才能起催化作用 |
| C.需要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才能合成酶 |
| D.叶绿体内有合成淀粉和脂质的酶 |
生物膜将真核细胞分隔成不同的区室,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尔基体是肽链合成和加工的场所 |
| B.细胞核是mRNA合成和加工的场所 |
| C.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
| D.外层核膜与光面内质网膜直接相连,不与粗面内质网相连 |
研究人员测定了甲、乙、丙三种大分子化合物和动物X、植物Y体细胞干重中某些化学元素含量百分比(如下表),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元素 |
C |
H |
O |
N |
P |
Ca |
S |
| X |
55.99 |
7.76 |
14.62 |
9.33 |
3.11 |
4.67 |
0.78 |
| Y |
43.57 |
6.24 |
44.43 |
1.46 |
0.20 |
0.23 |
0.17 |
| 甲 |
73~77 |
11~12.5 |
9~12 |
||||
| 乙 |
52~58 |
7~8 |
40~45 |
||||
| 丙 |
50~55 |
6.5~7.3 |
19~24 |
15~24 |
极少 |
极少 |
A.同质量的物质甲彻底氧化分解产生能量多余乙和丙,甲是生物体内主要能源物质
B.生物个体X、Y的遗传物质不会是甲、乙、丙中的任何一种
C.由于X体内钙的含量明显高于Y,说明X很可能有肌肉抽搐的症状
D.X的细胞中C元素的含量很高,说明其体内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甲
水分子之所以能从低浓度的溶液中进入高浓度的溶液中,是因为存在渗透压。为了证明这一渗透压的存在,并且也能测定渗透压的大小,有人设计了以下三个实验:
假设三个实验中水分子进入半透膜的速度是V1,出来的速度是V2。下列对a到b的过程中V1的变化情况和b到c的过程中V2的变化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V1由快变慢,V2由慢变快 |
| B.V1和V2都是由慢变快 |
| C.V1和V2都是由快变慢 |
| D.V2由快变慢,V1由慢变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