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测定了甲、乙、丙三种大分子化合物和动物X、植物Y体细胞干重中某些化学元素含量百分比(如下表),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元素 |
C |
H |
O |
N |
P |
Ca |
S |
X |
55.99 |
7.76 |
14.62 |
9.33 |
3.11 |
4.67 |
0.78 |
Y |
43.57 |
6.24 |
44.43 |
1.46 |
0.20 |
0.23 |
0.17 |
甲 |
73~77 |
11~12.5 |
9~12 |
|
|
|
|
乙 |
52~58 |
7~8 |
40~45 |
|
|
|
|
丙 |
50~55 |
6.5~7.3 |
19~24 |
15~24 |
极少 |
|
极少 |
A.同质量的物质甲彻底氧化分解产生能量多余乙和丙,甲是生物体内主要能源物质
B.生物个体X、Y的遗传物质不会是甲、乙、丙中的任何一种
C.由于X体内钙的含量明显高于Y,说明X很可能有肌肉抽搐的症状
D.X的细胞中C元素的含量很高,说明其体内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甲
下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两条染色体及其上的部分基因,下列选项的结果中,不属于染色体变异引起的是
右图为DNA分子结构简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NA聚合酶能催化1的形成 |
B.2代表含氮碱基,是遗传物质的组成单位 |
C.限制性内切酶能使3断裂 |
D.图示中4代表五碳糖,有2种 |
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用DNA酶处理从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并将处理后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型菌生长。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A.证明R型菌的生长不需要外源DNA |
B.与“以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 |
C.证明D![]() |
D.直接证明DNA酶不是促进R型菌转化的因素 |
如图为某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和②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
B.该细胞可能来自二倍体动物 |
C.A与a的![]() |
D.该细胞可产生4种配子 |
右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据图可以做出的判断是
A.母亲肯定是纯合子,子女是杂合子 |
B.这种遗传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
C.该病不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
D.子女中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父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