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瓶混合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氧浓度(%) |
A |
B |
C |
D |
产生CO2的量(mol) |
9 |
12.5 |
15 |
30 |
产生酒精的量(mol) |
9 |
6.5 |
6 |
0 |
A.氧浓度为B时,经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6mol
B.A值约为0
C.氧浓度为C时,所消耗的葡萄糖中有50%通过酒精发酵
D.D浓度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已知苯丙氨酸的分子式是C9H11NO2,那么该氨基酸的R基是( )
A.-C7H7O | B.-C7H7 | C.-C7H7N | D.-C7H5NO |
如图曲线Ⅰ表示黄豆在适宜温度、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在y点时改变某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Ⅱ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y点相比较,x点时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低 |
B.在y点时,适当升高温度可导 致曲线由Ⅰ变为Ⅱ |
C.x点时光合作用的制约因素主要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 |
D.z点时光合作用的制约因素可能是二氧化碳浓度 |
右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在适宜的条件下栽培小麦,如果突然将c降低至极低水平(其他条件不变),则a、b在叶绿体中含量的变化将会是( )。
A.a上升、b下降 | B.a、b都上升 |
C.a、b都下降 | D.a下降、b上升 |
右图所示,竖直放置的水绵和某种好氧细菌的混合溶液放在暗处,白光透过三棱镜照在混合液处,一段时间后,好氧细菌的分布情况最可能是( )
A.随机、均匀分布在混合液中 | B.集中分布在上下两侧 |
C.集中分布在中央位置 | D.集中分布在溶液的下层 |
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30 ℃,如图表示该植物处于25 ℃环境中.右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
B.B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 |
C.若将温度提高到30 ℃时,A点上移,B点左移,D点下移 |
D.当植物缺镁时,B点将向右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