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9 g铜和铁的混合物投入到100 mL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1.12 L NO,剩余4.8 g金属;继续加入100 mL等浓度的稀硝酸,金属完全溶解,又得到标准状况下1.12 L NO。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混合物中铜和铁各0.075 mol |
| B.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0 mol·L-1 |
| C.第一次剩余4.8 g金属为铜和铁 |
| D.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再加入该稀硝酸100 mL,又得到NO在标准状况下体积小于1.12 L |
下列有关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只含有氯分子和次氯酸分子; |
| B.新制氯水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
| C.氯水光照时有气泡逸出,该气体的主要成分是氯气; |
| D.氯水放置数天后,其酸性逐渐减弱。 |
下面有关Na2CO3与NaHCO3的性质比较中错误的是()
| A.相同浓度溶液的碱性Na2CO3>NaHCO3 |
| B.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 |
| C.等质量的固体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CO2的质量Na2CO3>NaHCO3 |
| D.热稳定性:NaHCO3<Na2CO3 |
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相互反应时,若改变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化学反应并不改变的是()
| A.Na和O2 | B.NaOH和CO2 | C.H2和Cl2 | D.木炭和O2 |
在同温同压下,A容器中的氧气(O2)和B容器中的氨气(NH3)所含的原子个数相同,则A、B两容器中气体的体积之比是()
A. 1:2
B.2:3
C. 2:1
D.3:2
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盐酸酸化无现象,再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一定有SO42- |
| B.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
| C.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
| D.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没有变蓝,一定没有NH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