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DNA分子双链用3H标记的蚕豆(2n=12)根尖移入普通培养液(不含放射性元素)中,再让细胞连续进行有丝分裂。某普通培养液中子代细胞处于第三次有丝分裂中期,根据如图所示,判断该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标记情况应是
| A.12个b | B.6个a,6个b |
| C.6个b,6个c | D.b+c=12个,但b和C数目不确定 |
如图表示各种膜的组成成分含量,图中不能说明的是 ( )
| A.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 |
| B.膜中的脂质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膜的功能有关 |
| C.膜的功能越简单,所含蛋白质的数量越少 |
| D.膜的功能越复杂,所含糖类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
下图表示20℃时玉米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对于曲线的下列说法最恰当的是()
| A.b点位置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移动 |
| B.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
| C.当植物缺Mg时, b点右移 |
| D.c点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是受光照强度的限制 |
下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某一人体内的几种细胞,它们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的原因是细胞中()
| A.DNA的结构不同 | B.信使RNA不同 |
| C.遗传物质不同 | D.线粒体结构不同 |
下图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1、2、3分别表示不同代谢过程。以下表达正确的是()
| A.①中水参与第二阶段的反应,产生于第三阶段,测定叶片的①的强度一定要将装置放在黑暗中。 |
| B.③在叶绿体囊状结构上进行,一定在黑暗中才可以进行 |
| C.②中产生的O2用于①的第二阶段,生成CO2,释放出少量能量 |
| D.X代表的物质在叶绿体中的移动方向为从叶绿体的基质移向叶绿体的囊状结构 |
下图表示将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其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b点与a点相比较,b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b点与c点相比较,b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变化情况是()
| A.低、高 | B.低、基本一致 |
| C.高、高 | D.高、基本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