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所用灯泡的额定电压U0=3.8V):
(1)聪聪小组采用图1所示的方案,这种测量方法叫做 ;测量时发现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灯都不亮,电流表示数始终为0,电压表示数约为6V,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3.8V,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2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2)明明小组设计了另一种实验方案(其中电源电压未知,电阻R的阻值已知):实验步骤:
①电路如图3所示,请你按电路图在图4中用笔画线连好电路;
②开关S拨到位置1,移动滑片P至任一位置,读出电流表示数I1;
③开关S拨到位置2,滑片P位置不动,读出电流表示数I2.
数据处理:
先算出了灯泡的电阻RL= (请你用所测的物理量表示),再根据P0=,计算出灯的额定功率.
他们按此方案测量,发现实验结果与真实值相差较大,原因是: .
仔细分析后,他们认为要准确测出灯泡的额定功率,只需将上述步骤2改为 .
如图所示是手电筒的剖面图,观察它的结构,请在右侧的方框中画出它的电路图。
一位同学将生活中水的物态变化写成一首优美的小诗:“晶莹的冰、缥缈的雾、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点着我们生活的时空。物态可以变化,犹如生活多姿多彩。”小诗中含有许多科学知识,请仿照上表的例子,填写表中空白。
文中句子 |
形成原因 |
吸、放热情况 |
凝重的霜 |
水蒸气凝华 |
放热 |
小刚家准备建一栋新房,爸爸买了一堆材料相同的石子,小刚选取一块石子在实验室测它的密度:
(1)小刚把托盘天平放在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处,指针如图所示,将平
衡螺母向调(选填“左”或“右”),使天平平衡。
(2)小刚按图甲所示的方法测石子的质量,请指出操作中的两个错误:
①;②.
(3)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石子的质量为g.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石子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丙所示,则石子的体积是cm3,此石子的密度是kg/m3.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中a、b所示,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98 |
96 |
98 |
98 |
98 |
则:(1)图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2所示:其中第min的数据记录错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应该是℃,选用温度计来测量(选填“水银”或“酒精”, 已知在标准大气压下,水银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39℃和357℃,酒精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117℃和78℃)。
(3)实验得到的结论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可能是:。
(4)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沸腾” 实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记录表
时间/min |
0 |
5 |
10 |
15 |
25 |
35 |
45 |
55 |
65 |
70 |
温度/℃ |
98 |
71 |
55 |
45 |
35 |
28 |
24 |
22 |
22 |
22 |
小明通过描点法画出如图所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①根据表3中的实验数据可推知,小明做上述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 _____℃左右。
②根据图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 。
小伟利用光具座进行了凸透镜成像的探究实验:
(1)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要调整三者的位置,使它们的中心_________,可是在实验中他发现光屏上的像偏下,那么他应该把凸透镜向____(填“上”或“下”)调节,使像最终成在光屏的中央。
(2)通过实验他得到了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cm;当物距为30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_________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他按照如图所示:①将眼镜甲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只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②将另一只眼镜乙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也变得模糊了,只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时,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分析实验现象可知:甲乙两个眼镜中,_____是凸透镜,_____是凹透镜。在实验现象①和②中,属于近视眼矫正原理的是_________,属于远视眼矫正原理的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