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时,取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于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再分别蒸发等质量的水,将温度降到t2℃,烧杯中情况如图1所示;图2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仔细观察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①烧杯甲里是 物质的溶液,烧杯乙里是 物质的溶液。
②t3℃时,烧杯 里溶液中水的质量最小。
③采用 的操作方法可以将t3℃时三个烧杯中的饱和溶液都变成不饱和溶液。
④状态2中,三种物质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 。
⑤三种物质溶解度关系为 b>a>c 时的温度为t,则t的取值范围是 。
实验题
(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2瓶纯净的氧气时,要求能随时控制生成气体的速率并节约药品,应选用发生装置收集装置进行组合。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填编号);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4)如用E装置收集O2,检验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5)如图H,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瓶中预先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
。
(6)注射器G可用于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步骤如下:
①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处。
②将注射器C连接到装置A的导管口处。
③缓慢拉动注射器G的活塞,观察到,表示装置A的气密性良好。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用漏斗过滤时,注意液面始终要。
(2)实验室用烧瓶制取蒸馏水时,烧瓶的底部应垫放。
(3)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段___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4)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刻。
试依据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氯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y=(填数值),根据规律写出Z=(填数值)。
(2)核电荷数为12的镁元素的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核电荷数为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3)上图的排列具有一定的规律,如同一行中,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你还能找到哪些规律?试写出其中一个: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氮分子;②3个亚铁离子 ;
③氯化钠固体的阴离子;④氧化铝中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2)写出符号“2CO32-”中数字的含义:
“前一个2”表示;
“右上角2-”表示 .
下图是教材中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左盘锥形瓶口在白磷点燃后要塞紧瓶塞,原因是 ;
(3)在实验设计上,玻璃管上方系一瘪气球的目的是_____ ____;
(4)实验结束后(锥形瓶已冷却到室温),发现瓶中白磷过量,为了防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将锥形瓶瓶口倒置于盛满水的水槽中(如图,瓶口贴紧水面),
拔下瓶塞,发现水进入锥形瓶中,则进入瓶中的水占锥形瓶的容积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