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时,取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于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再分别蒸发等质量的水,将温度降到t2℃,烧杯中情况如图1所示;图2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仔细观察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①烧杯甲里是 物质的溶液,烧杯乙里是 物质的溶液。
②t3℃时,烧杯 里溶液中水的质量最小。
③采用 的操作方法可以将t3℃时三个烧杯中的饱和溶液都变成不饱和溶液。
④状态2中,三种物质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 。
⑤三种物质溶解度关系为 b>a>c 时的温度为t,则t的取值范围是 。
有两瓶无色气体,他们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氧气,有多种方法可将他们区别开来。请你模仿示例要求再列举两种鉴别方法:
示例: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瓶口下,复燃的是氧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方法1: 。
方法2: 。
将下列物质分类:
①过氧化氢 ②澄清石灰水 ③水银 ④洁净的空气 ⑤水
⑥四氧化三铁⑦铁水 ⑧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剩余固体
(1)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
(2)属于液体的是 ;
称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测定所能产生氧气的体积。
(1)测量气体体积时,可以将反应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连接,为了较准确地测量产生的氧气体积,则收集气体应选上图中的
(2)甲认为在实验时,必须将选择的仪器连接后再点燃酒精灯加热。乙不同意,他认为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迅速将导气管伸入量筒。 的观点正确。
阿伏加德罗曾经总结出一条定律: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右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
(1)在图的括号中标出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用“+”.“-”表示)
(2)与正极相连的试管里产生的是 气;正负极相连的试管中气体的分子个数比是 。
(3)怎样用实验的方法证明正极产生的气体。
(4)通过以上实验可说明水由 组成。
有些地区的水很容易在水壶或盛水器具上结水垢,就是因为该地区的水中溶有较多的可溶性 的化合物。我们把这种水称为 。设法除去这些水中的这些化合物可使之变为软水,具体的方法通常有 、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