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前先使试管在火焰上来回移动,这种方法叫             ;加热时为了避免伤人,切记不可使试管口对着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1)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物质的溶解度。20℃时,50克水最多能溶解甲物质g 。
(2)40℃时,把4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的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40℃时,有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各一杯(有甲溶质的为甲杯,有乙溶质为乙杯),当把它们的温度都降到20℃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B.溶剂质量:甲<乙
C.甲和乙都有晶体析出
D.甲溶液质量不变

(4)20℃时,在90 g10%的乙溶液中加入30 g乙固体,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保留一位小数)。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鱼的运输过程中,常加入少量过氧化钙(CaO2)增加氧气,同时生成一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工业常用稀盐酸除铁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出现时,可认为铁锈除尽。

如图所示的物质为家庭中一些常见物质,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A.白醋(含醋酸) B.全效洗洁精(有效成分为盐酸)
(1)小明取少量白醋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成色。
(2)小爽注意到全效洗洁精使用注意事项中有“勿用于金属及大理石表面”。为了探究其原因,她将全效洗洁精分别滴在两种物质上:①铁钉 ②大理石,均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推测:
①产生的气体是(填化学式),
②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用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按质量分数计算,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2)加碘盐中有碘酸钾(KIO3),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3)苯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剂是
(4)在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填离子符号),所以,碱也有一些相似的性质。

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2)实验室制备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其化学方程式为,该装置(填“可以”或“不可以”)用启普发生器代替;若用D装置收集CO2,则气体应从(填a或b )端进。
(3)实验室用H2O2溶液和MnO2混合制氧气,其中MnO2作用,该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E装置收集并测量得到的O2体积,则量筒应与(填c或d)端连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