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1)材料一所说的这次“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指的是什么?它代表了那一阶级的要求?
(2)这场变革中被称为“先驱者”的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其作品弘扬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3)这场运动对欧洲社会进步起到了什么作用?
(4)该变革对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材料二:见下图

(5)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6)右图探险家开辟了从欧洲经海洋通往美洲的新航路,他是(     )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7)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作用,史学界观点不一,主要有两种:一“灾难说”,认为它给亚非拉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但也有积极作用;二“进步说”,认为新航路开辟虽有消极作用,但总体上促进了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你比较赞同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建设独立、民主、富强的中国,近代以后,中国社会各界进行了不屈的探索
材料一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1)材料反映了梁启超的什么政治主张?结合所学,分析该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业精力。
——江泽民
(2)材料二中的“先生”是谁?材料中“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反映了其什么指导思想?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一个是在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在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党的十八大上把“2021年”和“2049年”作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标志性时间,与党的历史上哪两个重大事件有关?
(4)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建设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建设和民主法治领域分别采取了哪些有效举措?请各举一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5年,有人这样写到: 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材料二 “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
材料三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
——中共抗日通电
(1)近代史上,“台湾归日本”和中国收回台湾主权,分别是哪场战争的结果?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突发事件?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三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反映了中共的什么主张?
(4)近代, 中国人民在抗击日本侵略中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篇章,他们身上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怎样的优秀品质?请说出一位给你印象深刻的抗日民族英雄。

中国古代治世和盛世的成就,与政治制度的成功有关。
(1)古代中国的治世或盛世局面,哪一个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你认为从中我们可以借鉴哪些经验?两条即可。
(2)在我国封建社会里,科举制度是成功的政治制度之一,它是何时创立的?其成功之处何在?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面对的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6分)
2013年,习近平在俄罗斯发表演说:“这个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旧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冷战时期的集团对抗不复存在,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都再也无法单独主宰世界事务。……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各地区逐渐形成。……我们主张,……各国要同心协力,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越是面临全球性挑战,越要合作应对,……”
请回答:
(1)“越是面临全球性挑战,越要合作应对”,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世界面临的最大的全球性挑战是什么?最终各国又是如何合作应对的?(2分)
(2)当今世界,合作共赢的例子不胜枚举。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什么方针促使大会圆满成功?联合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它的成立与哪次会议有关?为振兴经济并降低战争的可能性,上世纪60年代欧洲各国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3)你认为国家间的相互合作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2年5月,林肯签署了《宅地法》,规定每个美国公民只交纳10美元登记费,便能在西部得到一块土地,连续耕种5年之后就成为这块土地的合法主人。
材料二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
材料三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材料四

材料五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用农民们的话简单概括就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1)请谈谈材料一中《宅地法》的颁布对美国林肯政府及南北战争局势的影响。(1分)(注意是两个角度)
(2)材料二中,“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主要得益于1921年苏俄的哪一经济政策?
(3)材料三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发展的状况。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4)材料四图片反映了苏联在社会主义探索中出现怎样的失误?
(5)材料五反映的是我国农村实行的什么政策?
(6)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谈谈应如何发展国民经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