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报道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 ”、“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判断,该时期是( )
| A.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 B.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
| 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 D.普京执政时期 |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敦促日本北上进攻苏联,实施预谋已久的战略配合,但日本最终也未能对苏宣战,其原因是
①日本打算坐收渔翁之利②日本认为当务之急是南洋战场的开辟
③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早已失败④日本深陷中国战场,力不从心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945 年日本投降后,重庆一家报纸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谜面,要求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有两个:屈原(原子弹)、苏(苏联)武。对这两个谜底认识正确的是
| A.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 |
| B.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 |
| C.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作用 |
| D.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中国人民为抗战胜利所付出的代价和所起的作用 |
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保证:“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及军事委员会指导”,这表明了
①中国共产党放弃了对特区和红军的领导权②中国共产党放弃了与国民党敌对的政策
③中国共产党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诚意④中国共产党以让步换取和国民党合作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 A.垄断贸易的要求 | B.商品输出的要求 |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 D.资本输出的要求 |
2009 年2月2日,温家宝在英国剑桥大学发表演讲时说“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珍视传统而又开放兼容”。其中近代以来中国“历经磨难”与英国有关的史实有
①发动两次鸦片战争②侵占香港地区③取得协定关税权④取得领事裁判权
|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