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谢肇淛《五杂俎》:“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今安徽黄山市),江北则推山右(今山西)。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钱)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新安奢而山右俭也。”材料表明当时
A.奢侈品贩运是商人致富主要手段 |
B.形成地域性特征明显的行业商帮 |
C.富商大贾大多以垄断经营敛财 |
D.“以末致财,以本守之”的财富观没落 |
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主张:“操兵之道,不独执旗走阵于场肆,而后谓之操;虽闲居坐睡嬉戏,亦操也……兵虽静处闾阎(街巷),然亦谓之操,乃真操也。” 可见戚继光更强调士兵的()
A.队形操练 | B.武艺训练 |
C.阵法演练 | D.习惯养成 |
“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隶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这段话意在指出( )
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 |
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 |
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
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
下面为秦汉时期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情况表,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朝代 |
县制 |
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
层级 |
秦 |
郡县制 |
郡——县 |
二级制 |
汉 |
西汉和东汉前期:郡——县 东汉末期:州——郡——县 |
二级制 三级制 |
A.汉承秦制保持了政治制度的稳定性
B.郡县制是秦朝开创的一项重要制度
C.两汉统治者直接沿袭秦朝的郡县制
D.东汉的地方管理体制发生了本质变化
有史料曰:“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邑处其子孙,是谓制度”。由此可见该制度( )
A.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 | B.确立了中央集权制 |
C.使土地、政权和血缘结合 | D.扩大了国家疆域 |
约翰·古斯塔夫·德罗伊森在《历史知识理论》序言中指出:“过去的事,如果它不融化于现在某事之中,它就是真正过去了”。这也就是说( )
A.历史就是过去的一切 |
B.所有的历史都与现实相联系 |
C.必须把历史融入现实之中 |
D.有借鉴价值的历史才是有意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