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其上联的“朱子高于孔子”的本义是人的眼珠子在位置上比鼻孔高,其喻意的最佳解释为( )
A.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 | 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
C.朱熹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 D.与孔子相比朱熹的学说更科学 |
美国学者达林·麦马虹在总结两千多年的幸福观时说:在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在古希腊哲学家所处的时期,幸福等同于;在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材料空白处应是
A.权利与金钱 | B.上帝和法律 | C.智慧与德行 | D.民主与科学 |
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三段论”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
A.亚里士多德 | B.苏格拉底 |
C.柏拉图 | D.普罗泰哥拉 |
公元前5世纪前后,在中国、古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繁荣。对下边表格中思想家的观点或名言,理解正确的是
国别 |
人物 |
观点或名言 |
古希腊 |
普罗塔戈拉 |
人是万物的尺度 |
苏格拉底 |
认识你自己 |
|
中国 |
孔子 |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
孟子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A.普:肯定人的价值,第一次系统论证人生而平等理论
B.苏:对理性的追求,是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
C.孔:强调民本思想,体现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D.孟:主张民贵于君,对王权专制的明确否定
黄宗羲说:“有明(明朝)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指朱元璋)罢丞相始也。”据此可知,黄宗羲主张( )
A.反对纲常名教 | B.实行君主立宪制 |
C.加强中央集权 | D.限制君主权力 |
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说:“度当时之要,益信理国非恃空言,救亡必资实学。朱陆一切心性仁义之说,不啻儒家之清议,足以致中原于沦丧而莫可挽回。”这表明他( )
A.推崇儒家仁义学说 | B.抨击清代考据学派 |
C.批判理学空谈误国 | D.首倡经世致用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