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教授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
A.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 B.在地方确立郡县制 |
C.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 D.官僚政治代替贵族政治 |
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给予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处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
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自称齐威王 | B.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 |
C.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 | D.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 |
“和谐世界”新理念是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目标的新概括,是指导我国对外工作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新方针。下列新中国的外交活动和这一理念不吻合的是
A.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
B.1953年,周总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1955年周总理在亚非会议上阐述“求同存异”方针 |
D.2001年,中国领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
法国总统萨科齐曾在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上表示:“这是一个有关判断力的问题(国际金融形势已经改变)对于1945年适用的政策不一定适用于今天。”他所说的“政策”是指
A.雅尔塔会议确立的国际关系新体制原则 |
B.《北大西洋公约》确立的集体防卫准则 |
C.国际金融会议通过的《布雷顿森林协定》 |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确立的贸易规则 |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经发表题目为“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一文。文中描述一个美国家庭在抵制中国产品近一年后发现,“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并表示,以后10年都没有勇气再尝试这种日子了。这从深层意义上表明
A.中国产品质量差引起美国家庭的抵制 | B.中国产品成功进入美国市场 |
C.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 D.经济全球化受到人们的抵制 |
当今世界最成功的区域一体化组织非欧盟莫属,它起步于欧洲煤钢共同体,发展于欧洲经济共同体,再成为现在的欧洲联盟。从发端来看,以下哪一因素起了关键作用
A.美国力促西欧联盟 | B.法、德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
C.华约组织成立 | D.英、法、德“三驾马车”内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