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英国内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济学家顾准和孙冶方提出“我们必须研究社会主义下面的商品生产问题”、“社会主义的生产也可以由市场规律自发调节”的观点,这反映出

A.人们对社会主义改造很不理解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尚未建立起来
C.经济上出现了严重的右倾错误 D.中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下面是“1872-1894年的中外贸易货值示意图”(以海关两为单位)。准确的解读是

A.中国始终处于贸易逆差地位 B.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海关
C.中国的进出品结构趋向合理 D.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历书》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 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农谚:“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材料中“清明”作为节气主要是因为

A.祭祖扫墓 B.踏青游玩 C.农业生产 D.政治清明

《史记·龟策列传》载:“太史公曰: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记已。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这反映出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没有形成权力高度集中 B.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
C.神权与王权结合 D.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但在贯彻过程中曾历经曲折,主要原因是

A.“百花齐放”使大部分文艺作品偏离了主题
B.“百家争鸣”仅仅局限在科学上的不同派别
C.这一方针否认了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的社会现实
D.将学术问题看成政治问题,将学术争论看成是阶级斗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