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2014年我国水利投资是2000亿元,未来10年的水利投资将达到4万亿元。“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 通过一些贴息、扶持、补助措施,充分利用好市场机制,用好各种信贷资金(包括小额贷款),调动农民群众投资兴修水利的积极性。“除了中央投入外,也要求地方各级财政进行配套投入,运用“一事一议”奖补引导农民投入,多建多补、早建早补。
材料二: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大、见效慢,在市场化条件下,种粮的比较效益低下使农民不愿意进行水利投资,也难以投资;有的地方在兴建水利设施时,对能够发电等有经济收益的水库投资比较热心,但对主要以农田水利灌溉为主的水库建设积极性不高,有的政府官员甚至把支持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挪作他用。
材料三:我国地理气候条件复杂,水旱灾害频繁,是世界上治水任务最艰巨的国家。兴修水利,消除水害,是历代统治者兴国安邦的大事。从大禹开始,历代善治者均以治水为重,或者说善为国者必先除水旱之害。我国历史上出现的一些“盛世”扃面,无不得力于统治者对水利的重视,得力于水利建设及其成效。水利兴而天下定,天下定而人心稳,人心稳即有生产积极性,社会有粮则百业兴,整个社会必然繁荣昌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国家应该如何引导资金投入水利基础设施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政府重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理由。
(3)从政治生活的角度,作为负责人的公民就如何保护水资源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2015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礼堂正式召开
(1)下表是全国人大会议的相关信息,请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完成下表


依据
措施
全国人大会议召开期间,各大媒体网站纷纷开设“两会直通车”、“网上大会堂”“今天我提问”等形式,广大市民踊跃参与,纷纷献言献策


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国家管理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强调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必须规范政府行为,切实做到依法行使权力


合法行政
程序正当
权责统一
全国人大在充分谈论基础上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表决通过了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确认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接受陈吉宁、陈豪辞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请求的决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国家一切重大事务


材料二: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重庆代表团审议表决了国务院、最高两院的工作报告以及相关决议草案。本次人大会上重庆代表团的47名代表共提议案12件,建议173件,涉及反腐败立法、司法体制改革、医药卫生、生态文明、教育科技等方面。本次人大会重庆代表团全体代表认真履职,积极向大会提出议案、建议,人均提出议案0.21件、建议2.98件,议案、建议没有一件被大会议案组退回要求补充或完善。
(2)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回答重庆人大代表应如何履行职责?

材料一:

(1)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的图表信息
材料二:有关专家分析认为,造成目前农村居民消费现状的原因有: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导致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较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够健全导致农民将更多的收入投入到养老、医保等方面,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农村文化事业不够发达,使得农村居民更高层次的文化消费内容较少。
(2)运用《政治生活》中“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政府应如何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

材料:杭州重现“西湖蓝”,是对百姓健康与生活品质的一种担当意识,是对改善中国乃至世界环境状况的一种责任意识。在这场真刀真枪的杭州环境保卫战中,杭州要兑现“西湖蓝”的承诺,没有功利可图,没有表面文章可做,只有破釜沉舟的决心与脚踏实地的实干。如果“西湖蓝”中还有所谓的功利,那么用功的是政府,获利的是民众。通过这个承诺,要让杭州市民永久恢复记忆中头顶上的那片清澈蓝天,让人们永远放心呼吸清新空气。
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阐述对“如果“西湖蓝”中还有所谓的功利,那么,用功的是政府,获利的是民众。”这句话的理解。

材料一:“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混乱的地下管网建设,无异于将我们放置在定时炸弹之上。” 欧美的“共同沟”是成功的范例:城市管网由政府统一规划,管道建设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结合, 着眼长远,统一开挖.统一预埋管道, 建设一步到位, 统一管理维护,有偿交各个部门使用。各相关单位在管网使用和管理上实现资源共享.综合应用.协调一致.互通共享,切实提升城市运行管理效能。
材料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后,《人民日报》发表的评论员文章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三中全会发出了攻坚克难的动员令,我们所需要的,就是以强烈的使命感,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问题挑战,经过努力,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我们将迎来的,不仅是物质之变,更是精神之变、气质之变,更是社会的真进步、国家的大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法联系观的知识,说明城市管网建设过程中政府应有的思想方法。
(2)请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材料二加以分析说明。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成熟的实践经验不断进行理论总结和升华:十五大,正式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理政的建设目标;十六大,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十七大,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依宪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等一系列提升党治国理政理念的新观点、新举措,凸显法治在国家建设中的主导地位。
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我国法治思想演变所蕴含的哲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