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通道蛋白是横跨质膜的亲水性通道,具有离子选择性。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很多研究成果有力地支持“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生物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易透过生物膜”这一说法。这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 ]________相对应。
(2)对蟾蜍的离体心脏施加某种毒素后Ca2的吸收明显减少,但K、C6H12O6的吸收不受影响,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毒素抑制了心肌细胞膜上转运Ca2的________的活性。
(3)柽柳是泌盐植物,叶子和嫩枝可以将吸收到植物体内的盐分排出,是强耐盐植物。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
①实验步骤:
a.取甲、乙两组生长发育相同的柽柳幼苗,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Ca2、K的溶液中。
b.甲组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乙组完全抑制有氧呼吸。
c.一段时间后测定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论:
d.若甲乙两组植株对Ca2、K的吸收速率相同,说明____________;
e.若__________,说明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脑的高级功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干扰素是用于治疗病毒感染的一种糖蛋白,传统的生产方法是从人血液中的白细胞内提取,现在可以通过基因工程大量获得。请回答相关问题。
(1)已知干扰素的氨基酸序列,则获取目的基因的较简单方法是人工合成法,合成后的目的基因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扩增。
(2)基因表达载体除含有干扰素基因外,还必须有标记基因、启动子和_____________等。
(3)如果受体细胞为动物的受精卵,则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转基因技术是否成功,需要对受体细胞进行分子水平的检测,首先是检测受体细胞_________上是否插入目的基因,这是目的基因能否在真核生物中稳定遗传的关键,检测的方法是DNA分子杂交技术。最后还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了相应蛋白质,利用的技术是 _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问题:

(1)若在上图中C和D两点的细胞膜表面安放电极,中间接记录仪(电流左进右出为+),刺激B点,B点膜电位变为,而记录仪检测到的结果是下图中的( )。

(2)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的心理变化)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对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监控能力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右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①如果该图中的免疫细胞代表T细胞,则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是。精神因素能使T细胞活性下降,从而导致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降低的原因是
②由图可知,神经系统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还可通过有关激素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这充分说明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
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3)某同学认为一种植物(N植物)的提取液对SARS病毒有抑制作用,他以小白鼠为研究材料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进行证明。
实验步骤:①选择一只健康的小白鼠,让小白鼠感染SARS病毒。
②在喂养小白鼠的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N植物提取液,观察小白鼠是否出现患病症状。
我们认为该同学的实验存在明显的不科学之处,请指出两点:

Ⅰ。下面表示胰腺细胞合成胰蛋白酶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该图表示的过程称为,图中决定②的密码子是
(2)在胰腺细胞中,与胰蛋白酶加工、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
Ⅱ。生物研究性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在患有该病的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代代相传;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低。以下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每万人中的表现情况统计表(甲、乙病均由核基因控制)



有甲病、无乙病
有乙病、无甲病
有甲病、有乙病
无甲病、无乙病
男性
279
250
6
4465
女性
281
16
2
4701

请根据所给的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回答:
(1)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染色体,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染色体,主要理由是
(2)如果要进一步判断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还要采取扩大调查范围,多取样本;针
对有患者的家庭调查;绘制家庭系谱图来判定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下图是该小组的
同学在调查中发现的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家庭系谱图。其中甲病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
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乙病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
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请根据家族系谱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III10的基因型,如果IV11是男孩,则该男孩同时患甲病和乙病的
几率

Ⅰ。下图甲是某种动物体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乙是该动物产生的一个卵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与叶肉细胞相比较,区别在于__________ 。若这是人的大腿肌细胞,在进行长跑时,大腿肌肉会感到酸痛,这是由于葡萄糖在细胞的[ ](填序号)结构中产生了乳酸的结果。
(2)如果乙是甲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参与这一过程的无膜结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及名称)。
(3)根据乙图在方框中绘出形成该细胞的次级卵母细胞(中期)的示意图,并注明染色体上的基因。



Ⅱ。下图表示植物体内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据图回答:

(1)图中A过程除了表示出来的反应之外,还应该有的一个反应是
(2)C过程表示的是细胞呼吸,图中所示过程进行的场所是
(3)将植物培养在各种条件都很适宜的情况下,突然撤去光照,图中C3的含量将会突然
(4)在适宜条件下,长满蔬菜的密闭的温室大棚内经过一昼夜后,CO2浓度将会

疫苗对预防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为研制抗某种病毒的灭活病毒疫苗,
研究人员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1)制备疫苗
将纯化的某种病毒在特定的活细胞中培养、增殖。收获病毒后用灭活剂杀死,
但要确保灭活病毒的抗原决定簇不被破坏且能被免疫细胞识别。这样得到的灭活病毒即
为本实验所用的疫苗。
(2)用实验动物检测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
① 实验原理:通过接种疫苗,灭活病毒进入实验动物体内可刺激B细胞,使之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产生相应的_____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_病毒再次入侵时,机体能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② 实验过程:将健康的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多个实验组,每组若干只动物。
对照组的处理: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组的处理:接种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为确定该疫苗的有效浓度,不同实验组动物需接种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疫苗。
③分析实验结果: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发病率、存活率。
若该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则实验组比对照组发病率___________,存活率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