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若干个)开展了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实验研究,实验开始时打开活塞开关,使水柱液面平齐,然后关闭活塞开关,8小时后,观察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容器 |
植物 |
部位 |
光质(光照强度 相同且适宜) |
温度 (℃) |
两侧水柱高 度差(mL/8h) |
1 |
天竺葵 |
叶 |
红 |
25 |
240 |
2 |
天竺葵 |
叶 |
黄 |
25 |
30 |
3 |
紫罗兰 |
叶 |
红 |
25 |
160 |
4 |
紫罗兰 |
叶 |
黄 |
25 |
20 |
请根据以上图表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表探究性实验课题中的自变量是光质和植物的种类
B.研究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最好选择的容器标号是1和3
C.若容器1的烧杯中加入的是CO2的缓冲液,U型管左侧液面的变化是上升,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是30mL/h
D.为了更准确的测定,应对实验结果进行校正(排除非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果校正装置的实验结果是左侧液面比右侧液面低,则校正之后的净光合速率比原来大
呼吸商又称气体交换率(简称RQ),指生物体在同一时间内,释放二氧化碳与吸收氧气的体积之比或摩尔数之比(即RQ=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甲图是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氧分压与呼吸商的关系,乙图是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浓度下的两种细胞呼吸类型和二氧化碳生产量,据图分析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乙图中的R点可对应甲图中的c点,此时酵母菌消耗的葡萄糖最少 |
B.甲图中的c点可对应乙图的D点,此时及之后细胞呼吸强度将不随氧气浓度变化而变化 |
C.乙图中的B点时,酵母菌进行Ⅰ呼吸和Ⅱ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相等 |
D.甲图中呼吸商越大,酵母菌细胞进行对应乙图的Ⅰ呼吸越弱,Ⅱ呼吸越强 |
下面三幅图展示的是细胞内物质运输的几种方式,据图分析,相关叙述正确是()
①图一中物质的运输经过了两层膜,而图二、图三中的④⑤没有通过膜
②图一中的a、e,图二,图三中的④⑤几种物质运输方式都需要消耗ATP
③三幅图中展示的物质运输方式都需要依赖于膜的流动性,都涉及膜成分的更新
④图二中的f可以是乙酰胆碱、抗体或是消化酶。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
⑤图三中的④是RNA, ⑤是蛋白质
A.②③④ | B.②④⑤ | C.①②③④ | D.②④ |
如图是氢的载体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转移的过程,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①产生的氢的载体可在②过程中将三碳化合物还原 |
B.氢的载体经⑤转移到水中,其过程需O2参与 |
C.①④⑤⑥⑦过程能生成ATP ,②③过程会消耗ATP |
D.晴朗的白天,小麦的①过程比⑤过程进行旺盛,且通过②③过程在叶绿体中积累多糖 |
将不同植物的三个未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分别置于同一蔗糖溶液中,形态不再变化后的细胞图像如图所示。则有关各细胞液浓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实验前B<A<C ②实验前B>A>C
③实验后B≥A=C ④实验后B>A>C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基因型为 AaBbCc(独立遗传)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别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基因型的种类数比为()
A.4︰1 | B.3︰1 | C.2︰1 | D.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