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中~国%教@*育出版网&]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人们的手脚,使中国与西方国家原本缩小了的差距越拉越大。经过十年“文革”,也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要“走自己的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进一步解放了思想,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材料二

中国大事记
同时期的世界形势
1986年
制定《863计划纲要》
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国已经把抢占科学技术前沿目标、发展高科技作为进入21世纪的决定性因素。美国“星球大战”计划,西欧“尤里卡计划”等相继提出。
1980-1989年成立的国际经济组织有20个,1990-1996年成立了69个。如今欧盟、东盟、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经济组织推动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
1991年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995年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1999年
成功发射“神舟号”试验飞船
2001年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上海召开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2年
研制出超级计算机
2003年
成功发射“神舟五号”飞船
2010年
成功举办世博会

(1)据村料一,简要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
(2)据材料二,大事年表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哪些领域的巨大成就?结合同一时期的世界形势,概括指出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3)联系生活实际,举一例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给你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是近代中国的缩影。阅读下列图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下列是某同学对上述四幅图片所反映历史信息的描述;
A:1842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B:1912年,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并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共同纲领》。
C:1937年12月,日寇占领南京后,对南京和平居民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共杀害我国同胞30多万人。
D: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在中国统治的覆灭。
其中描述有错误的是:
错误一:改正:
错误二:改正:
(2)请根据材料说出图A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

某校九年级(1)班组织关于“英国政治经济文明”的探究性学习。请你根据下列要求,帮助他们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
第一组探究的主题——英国的政治文明第一组搜集了以下资料
资料一典故“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1)写出英国“光荣革命”后限制王权的法律文件。(2分)
资料二英国革命的最大成就,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政体……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2)文献中的“全新的政体”是指哪一政治体制?(2分)
第二组探究的主题——英国的工业文明第二组搜集了以下资料
资料一图表

(3)观察上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1785年和1845年煤和钢铁年消费量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2分)
(4)英国的工业成就离不开科技的革新,对此你结合我国建设有什么启发?
资料二 图片

(5)根据以上图片,分析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问题?(2分)
(6)第二组同学打算在他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写一篇短文。题目是“让城市生活更美好”。请你帮助他们列出简要提纲。(2分)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他们的强国历程为世界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篇章从地区史到全球史材料一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1500年左右发生了什么大事?据材料一概括说明“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的依据。
第二篇章 百年维新材料二日本仅仅用了二十多年时间,就实现了经济的崛起。……而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分析,人们都无法忽视其中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日本战败以后被炸为废墟,但是呢,它还是留下了明治维新以来百年发展的底子,像科学技术人才,还有一些学习西方的,搞工业化的一套东西,所以,这是日本战后尽快经济腾飞的一个基础。
——《大国崛起》解说词
(2)材料二中所说的“明治维新以来百年发展的底子,像科学技术人才,还有一些学习西方的,搞工业化的一套东西”体现了明治维新的哪些内容?
第三篇章走向现代材料三从1688年以后,……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而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取得这一成就的国家,使英国成为一个开放的社会。相对宽容的社会环境,为英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也让这个岛国一步步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一项伟大的成就”是指什么。
第四篇章新国新梦材料四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30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今天在这个位置上。——《大国崛起》解说词
(4)“这个国家”在崛起过程中先后遇到过哪些重大的问题?举例并说明各是怎样解决的。
(5)世界大国的崛起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多方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思想解放是历史变革的先导,思想解放也是社会发展的先导。14--16世纪,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和城市的兴起,欧洲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与此同时,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文化运动也逐渐展开,从意大利扩展到西欧各国。——九年级上《世界历史》中华书局版
(1)材料一反映了欧洲什么思想解放运动?其指导思想是什么?
材料二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发生的什么运动?这场运动高举哪“两面大旗”(口号)?
材料三 1986年3月,《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呈送到邓小平面前,上面附着一封简短的信。信中写道:我们四位科学院学部委员(王淦昌、陈芳允、杨家墀、王大珩)关心到美国“战略防御倡议”(即“星球大战计划”)对世界各国引起的反应和采取的对策,认为我国也应采取适当的对策,为此,提出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现经我们签名呈上,敬恳查阅裁夺。
(3)根据材料三中四位科学家的建议,我国政府组织专家制定了什么计划发展我国高技术?
(4)纵观世界近代,大国腾飞无不经历了科技的洗礼,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促使英国成为近代第一强国的非政治变革是什么事件?代表性发明是?
材料四 1861年,沙皇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在保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还规定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世界历史》岳麓版
材料五 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殖产兴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兴办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摘自九年级上《世界历史》中华书局版
材料六

艺术作品《俄国解放农奴后,民众向沙皇欢呼》
(5)材料四描述的是俄历史上的什么事件?材料五描述的是日本历史上哪一次重大改革?在7世纪,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又是哪一事件?
(6)材料四、五反映的两次改革的影响有什么主要的共同之处?
(7)你认为材料六反映的情形是否真实?并简要说明理由。
(8)上述材料中提到的历史事件,都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请归纳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历史告诉我们,大国崛起得益于体制的创新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的探索:“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美国的探索: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南京条约》中的哪些内容体现了英国推行“自由贸易”的目的?
(2)、罗斯福创新经济体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苏联(苏俄)的探索:列宁在十月革命以后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铁路管理+美国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社会主义。斯大林在1926年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统一最集中的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按计划进行的”。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20年代,苏俄的哪一政策基本体现了列宁的主张?
(4)、斯大林主张建立怎样的经济体制?
(5)、从当前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角度分析这一体制有何弊端?
材料三: 新中国的探索: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二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
——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6)、依据材料三,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7)、综上所述,你对“大国崛起得益于体制的创新与发展”有何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