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四川盆地低的主要原因是
A.①和②较小 | B.②和③较小 |
C.③和④较小 | D.③和⑤较小 |
与青藏高原小麦产量高、质量好有关的是
A.①小②大 | B.①大③小 |
C.③小⑦大 | D.④大⑥小 |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全球大量削减工业生产 | B.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效率 |
C.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 D.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
据历史资料记载,黄河流域有象、水牛和竹等。据此推断,当时的气候状况可能是
A.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 | B.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 |
C.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少 | D.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 |
读“塔里木盆地”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据此回答题。
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 B.气候 | C.水源 | D.土壤 |
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A.自然条件决定着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
B.大多数城市要求有适度的降水和适中的气温,所以城市多数集中在临海的平原地带 |
C.热带地区因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好,所以没有城市 |
D.运河是古代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至今对城市城址的选择影响重大 |
从右表中可以看出对四川省交通线路分布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是:
分区 |
地形类型 |
交通线密度(以全省平均值为1) |
城市化程度 较高的地区 |
盆地(平原) |
13.6 |
丘陵 |
4.7~8.3 |
|
山地 |
3.7 |
|
城市化程度 较低和一般 农牧地区 |
盆地(平原) |
1.9~2.6 |
丘陵 |
1.5~1.7 |
|
丘陵与山地 |
1.0~1.5 |
|
山地与高原 |
0.2~0.5 |
|
全省平均 |
1.0 |
四川省不同地形类型区和交通线密度比较表
A. 河流 B.水文 C.地形 D.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