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天祥《过零丁洋》,完成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融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体,感人至深。 |
B.颔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运用比喻,生动形象。 |
C.颈联运用“惶恐滩”“零丁洋”两个典故,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对前途的忧虑。 |
D.尾联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堪称千古绝唱。 |
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两句用了比喻,把破碎的山河比作风中的柳絮,把浮沉的身世比作雨中的飘萍。 |
B.这两句是对偶,“山河破碎”与“身世浮沉”相对,“风飘絮”和“雨打萍”相对。 |
C.宋朝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的经历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
D.这两句诗形象地反映了当时艰难危亡的形势,自己深感孤苦无依而顿生哀怨。 |
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作者在面临生死关头时,回忆一生,感慨万千。以此起笔,极好地写出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心境。 |
B.颔联从横的方面渲染。作者在“萍”上著“雨打”二字,就更显凄苦。这“身世浮沉”,概括了作者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坎坷不平的一生。 |
C.五六句紧承前意,进一步渲染生发。这两句中,往日的体验与今日的体验交错在一起,回首当初的“惶恐”,还看今日的“零丁”,令诗人百感交集。 |
D.前六句,作者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至,哀怨之情汇聚为高潮,接下去两句则笔锋一转,情绪由激昂转为悲愤,由高亢转为压抑。 |
与本诗最后两句感情基调不相近的一项是
A.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B.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
C.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
D.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下列各题。
柳桥晚跳
陆游
小浦闻鱼跃,横林待鹤归。
闲云不成雨,故傍碧山飞。
【注】此诗是诗人晚年在山阴家居时作。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武 陵 春①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注:①本词写于避难浙江金华期间,词人处于国破家亡之中,丈夫死去,流离无依。
(1)词人情感于“短幅中藏无数曲折”,对此谈谈你的理解。
(2)本词艺术表现自出机杼、浑然天成,试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文字。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各题。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四时俱备 ②沉鳞竞跃
(2)本文是一篇美文,请从不同角度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鹊桥仙•一竿风月
陆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①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注】①钓台:位于浙江省的富春山麓,相传东汉严光,曾隐居于此耕读垂钓。
(1)这首词词牌名是 ,与 的民间传说有关。
(2)词中“我”的身份是什么?生活状况怎样?
(3)对渔父这个形象,你怎么看?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灞上①秋居
唐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②久,何年致此身③?
【注释】①灞(bà)上:又作“霸上”。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西安东,因地处灞陵高原而得名,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②郊扉:郊居。③致此身:献身于国君。
(1)首联通过描绘景物 和 ,渲染了 的氛围。
(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