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灞上①秋居
唐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②久,何年致此身③?
【注释】①灞(bà)上:又作“霸上”。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西安东,因地处灞陵高原而得名,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②郊扉:郊居。③致此身:献身于国君。
(1)首联通过描绘景物 和 ,渲染了 的氛围。
(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
雪梅
卢梅坡①
梅雪争春未肯降②,骚人③阁笔费评章④。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梅一段香。
【注释】
①卢梅坡,宋诗人。②降(xiáng),服输。 ③骚人,文人,诗人。 ④阁,同“搁”,放下。评章,评议的文章,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最后两句采用对偶,请在后一句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字:。
. 读完全诗,尤其是后两句,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想借雪梅的争春,让我们明白某些道理。请写出你从中明白的道理。
(一)宿新市徐公店
(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从诗中的“”“”等词语可以看出,本诗所写的季节是暮春时节。
“急走”“追”这两个词语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按要求答题。
军城早秋
严武(唐)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5——765),字季鹰,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曾任成都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通过对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等景物的描写,描绘了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其寓意是什么?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一)梅花
陈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①,东君②正主张。
注释:①三弄:指笛曲名“梅花三弄”。古有笛曲谢梅花之说。②东君:司春之神。.诗中梅花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
.这首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愿望?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前两句写出了“海棠树”怎样的特点?
.“借花说理”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作者要告诫儿辈们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