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分)制度与机制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地方长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材料三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四“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注:互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
阅读材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说明“周”与“秦”各建立了什么制度?各有何优越性?(4分)
(2)依据材料二回答,图①中三省在运行中表现出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图②涉及的制度对专制王朝统治起了怎样的作用?(4分)
(3)据材料三指出元代地方行政制度创新的主要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行省制度实施的影响。(6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明太祖对丞相制度的看法。(2分)材料四解决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哪一矛盾?(2分)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政治发展趋势?(3分)
近代史上,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逼签条约,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使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二于右任是参加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在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在台湾写下《望大陆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材料三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四 1972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访问中国,并在北京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中国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款要求;中国政府重声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表示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宣布即日起建立外交关系。
请回答:
(1)这首诗写于哪一年? 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 (2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我国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在对台湾和对港澳的具体政策中有何不同?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4)1972年代表日本政府访华的领导人是谁?中日建交的直接背景是什么?
古今中外,世界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创造出适合自己需求的政治发展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王国维遗书》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哪两种政治制度?据材料概括两者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当我们把视线从华夏大地移向地中海世界,去寻找西方文明之源时,雅典卫城赫然映入我们的眼帘。------在它静谧而沉寂的遗址深处,记叙着一种与古代中国迥然不同的政治制度。
(2)据材料二,指出古代雅典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雅典政治制度产生的条件。
材料三《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节选(1875年)
第一条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行使。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
第二条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任期七年,连选得连任。
(3)材料三体现了近代法国民主政治的哪些特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会议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
(1)据材料一 ,分析英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材料二民主政体中控制“控制者”的机构说来极为简单,既然我们认识到人都有天生的弱点,找不到十全十美的控制者,那我们就让几个“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的人平等竞争吧。所以三个平等竞争的野兽就是民主,而一个“圣人”却是专制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近代民主政体中是怎样实现“平等竞争”的?
材料三(德意志帝国实质上就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收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马克思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知识,说明德国“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的表现。
罗马法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二铜表法》权力维护债权人的利益,规定债权人的利益,规定债权人有权拘禁不能按期还债的债务人,甚至可以给他戴上脚镣、买到国外或杀死他。
------它还明确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1)据材料一,指出《十二铜表法》的实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二铜表法》的历史地位。
材料二据史料记载:“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社会愈益复杂,原先的罗马法律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
(2)针对材料二出现的问题,古罗马在法律方面是如何应对的?试举一例说明。
材料三“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的标准。”“真正的法律,是广泛流传于所有人之中的、永恒不变的、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健全的理性,”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
(罗马法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形式。
(罗马法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恩格斯
(3)据材料三概括罗马法中蕴含的基本原则或精神。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的影响。
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变革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1)据材料一慨括唐代“三省”的职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省六部制的作用。
材料二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蔽矣。”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选官制度?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制度对当时社会政治有何影响?
材料三(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相互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用武人
——朱绍候《中国古代史》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官制变革带来的影响。
(4)综上所述,唐宋政治制度的变革带来了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