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时期,国内有人反对修筑铁路,“闻泰西诸国专尚机器,如织布、挖河等事,皆明以一器代数百人之工,暗以一器夺数百人之业,夺之不已,又穷其巧为铁路,非外夷之垄断哉!然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何者?外夷以经商为主,君与民共谋其利者也,中国以养民为主,君以利利民而不言利者也。议者欲以铁路行之中国,恐捷径一开,而沿途之旅店,服贾之民车,驮载之骡马,皆歇业矣。是括天下贫民之利而归之官也”。对这段言论评价最确切的是( )
A.发现引进现代机器生产将带来的失业问题 |
B.客观分析中西国情下君民关系的不同 |
C.过分强调铁路对传统社会经济造成的冲击 |
D.主张防范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和在华垄断 |
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宋代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 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得到不断发展 |
C.丞相权力不断分散 | D.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 |
史学家钱穆评价科举制“乃一种直接的民权,乃一种由社会直接参加政府之权”。这一句话说明科举制的意义在于
A.削弱了中央集权 | B.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
C.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 | D.使“学而优则仕”由理想变为现实 |
汉武帝时中央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分别是
A.外朝和内朝 | B.侍中和丞相 |
C.中朝和外朝 | D.尚书令和太尉 |
与分封制相比,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皇位世代相传,以稳固“家天下”的基础 | B.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C.皇帝掌握从中央到地方的人事大权 | D.为提高权威而神化皇权 |
秦朝政府的一位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
A.丞相 | B.御史大夫 | C.太尉 | D.郡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