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时期,国内有人反对修筑铁路,“闻泰西诸国专尚机器,如织布、挖河等事,皆明以一器代数百人之工,暗以一器夺数百人之业,夺之不已,又穷其巧为铁路,非外夷之垄断哉!然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何者?外夷以经商为主,君与民共谋其利者也,中国以养民为主,君以利利民而不言利者也。议者欲以铁路行之中国,恐捷径一开,而沿途之旅店,服贾之民车,驮载之骡马,皆歇业矣。是括天下贫民之利而归之官也”。对这段言论评价最确切的是( )
A.发现引进现代机器生产将带来的失业问题 |
B.客观分析中西国情下君民关系的不同 |
C.过分强调铁路对传统社会经济造成的冲击 |
D.主张防范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和在华垄断 |
下图是1992年上半年的一张报纸,上面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头版头条:“东方风来满眼春”)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B.“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 |
C.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D.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
1958年,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说:原子弹就是那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张爱萍将军说:“再穷,我们也要有一根打狗棍!”句中的“人家”和“狗”在当时主要是指()
A.垄断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超级大国 |
B.阻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势力 |
C.占据和控制台湾的国民党反动当局 |
D.死灰复燃的日本军国主义势力 |
(1970年4月)中国向空间进行了一次成功的试验……播放的“东方红,太阳升……”的乐曲响彻宇宙。美、苏等国对空间技术的垄断被打破了。这次成功的试验是指()
A.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B.中国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
C.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
D.我国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成功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根本保证。“百家争鸣”主要针对()
A.学术领域 | B.政治领域 | C.经济领域 | D.艺术领域 |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记载:民国的建立并没有带来和平、秩序和统一;相反,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君主复辟运动、军阀割据,以及帝国主义势力加剧。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运动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导致社会道德沦丧 |
B.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的变化 |
C.要用新文化取代旧文化才能胜利 |
D.革命导致列强势力进一步壮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