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历史学家格罗索曾指出“《十二铜表法》的形成……恰恰应当归功于一定的历史要求,这种要求从外部对法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他所说的外部推动指的是
| A.公民与自由民之间的斗争 |
| B.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斗争 |
| C.贵族与平民之间的斗争 |
| D.罗马居民与外邦人之间的斗争 |
陶片放逐法(Ostracism)”,是公元前5世纪雅典等若干古希腊城邦所实施的一项独特的政治法律制度。每年雅典城邦公民大会第6次常务委员会会议期间(12月),常务委员会会询问公民大会是否需要进行陶片放逐投票,以使城邦摆脱影响力太大的人士……下面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政治措施 |
| B.标志着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
| C.把反民主势力置于公民大会的严密控制之下 |
| D.是一种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 |
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部分人”是指( )
| A.妇女 | B.外邦人 |
| C.奴隶 | D.成年男性公民 |
古罗马查士丁尼皇帝钦定的《法学阶梯》规定:“法学家是由皇帝赋予权力就法律问题作出公开解释的人。他们的一致决定和意见具有这样的权威:根据宪令规定,审判员也不得拒绝遵从”。这反映出罗马法的特点是( )
| A.贵族垄断法律解释权 | B.注重法律的灵活实用 |
| C.重视法律形式和程序 | D.法学家地位高于法律 |
罗马法规定,法定继承不得和遗嘱继承并用。凡遗嘱有效时,就不适用法定继承。只有在死者生前没有立遗嘱,或者所立遗嘱不合法律规定,或者遗嘱上所指定的继承人已经先于遗嘱人死亡或拒绝继承时,才可按法定继承办理。这一规定( )
| A.有效地维护了私有财产 | B.完善了遗产继承的制度 |
| C.带有一定的习惯法痕迹 | D.体现了遗嘱继承的优越性 |
“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
①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②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③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④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